延续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延续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王萍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人民医院;6412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采取延续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所接收的14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比较,根据临床上所采取的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延续组和常规组,各组分别为73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延续组采取延续心理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负性心理情绪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干预前的负性心理情绪评分均无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干预后延续组的负性心理情绪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延续组的治疗依从性70例(95.89%)显著高于常规组61例(80.26%),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采取延续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

【关键词】延续心理护理;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3-0120-01

临床研究认为,我国70~80%初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经过治疗后仍然会出现失语、偏瘫以及吞咽困难等后遗症,需要接受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训练。通常情况下,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而言,卒中后4~6个月期间作为康复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患者容易出现负性心理情绪的阶段[1]。患者一旦发生负性心理情绪,将会延缓患者语言、肢体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速度,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死亡几率。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于患者的延续性心理护理十分重要[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自愿接受研究,选择于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所接收的14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比较,根据临床上所采取的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延续组和常规组,各组分别为73例,患者均签署研究同意书。其中,常规组男性40例,女性33例,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65.24±7.17)岁;延续组男性42例,女性31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65.84±7.56)岁。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和年龄)经过统计学对比,得出P﹥0.05则为差异并无意义。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做好院前护理和指导。

延续组采取延续心理护理措施。首先,组成康复护理小组,并且按照患者的居住区域开展延续性的护理干预和指导。小组成员均由护理专业人员、康复科室人员以及神经内科人员所构成,小组成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护理技能、良好的沟通技巧以及熟练的护理操作等。此外,小组成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培训考核合格后则为患者提供延续性心理护理。与此同时,需要为出院患者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内容包括:脑卒中的发生机制、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自我护理方法、康复训练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等,手册末页还将会印刷科室的联系电话以及医生的坐诊时间等。最后,在患者出院期间,小组成员需要定时进行电话随访,在与患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了解患者所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同时,加强对于患者的心理疏导,积极强化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和水平,进而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从根本上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此外,还需要加强对于患者的鼓励和安慰,通过介绍有关该类疾病的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进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度。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负性心理情绪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

1.4统计学方法

资料通过百分比表示,选择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实验数据均行统计学软件(SPSS19.0)予以核验,若两组研究对象之间的数据计算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数据差异显著至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的负性心理情绪评分比对

两组干预前的负性心理情绪评分均无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干预后延续组的负性心理情绪评分均低于常规组,见表1:

表1两组干预前后的负性心理情绪评分比对[()分]

2.2两组治疗依从性比对

延续组的治疗依从性70例(95.89%)显著高于常规组61例(80.26%),卡方值=6.018,P值=0.014,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卒中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生几率、致残几率以及死亡几率,若未采取及时治疗,将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3]。延续性护理主要是为患者提供一种协调性而又连续性的护理服务,是延续性护理措施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患者缓解负性心理情绪,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的预后康复[4]。经过本次研究,得出结果:干预后延续组的负性心理情绪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延续组的治疗依从性70例(95.89%)显著高于常规组61例(80.26%),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见,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而言,通过采取延续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积极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采取延续性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的效果十分显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和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雪,洪利.延续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8):1352-1355.

[2]王雪,洪利,陈建明.延续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9):1437-1440.

[3]景兴萍.延续性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6):1133-1134.

[4]刘素美.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5):42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