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与安全用药

/ 2

护士与安全用药

李晓敏

李晓敏(长春市二道区中医院吉林长春1300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7-0192-02

用药安全关乎病人生命安全,集体健康,而护士往往是患者最直接的给药者,在临床给药中,护士反映遇到了好多问题,尽管护理常规中已有一些规定,护士在药物治疗中一直遵循着给药原则,但由于存在药物配置中的配伍及其禁忌。药物配置,药品说明书规定不明确。共同输液通路复杂等,使护士在合理用药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第一、药物使用应严格遵循药品说明。药品说明书是药品使用的法律依据,护士在用药前应仔细于都药物说明书,特别是溶媒的选择,溶媒剂量均可能造成意外,复配中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复配输液应现配现用,配药针头应适当,复配后应一一检查橙明度,这样可以降低相关的不良反映。

对长期输液的患者,应有计划的更换刺穿部位,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应选择较粗的静脉。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应提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警惕性。备好急救药物、氧气、吸痰机等,熟练掌握不定期过敏休克的抢救程序。在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对于规定皮试的药物,应准确配制皮试液,并正确判断皮试结果。首次给药前10分钟宜缓慢滴注,约20滴每分钟左右,患者无不适应症状后再逐渐加快滴速,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巡视,护士还应熟练掌握药物的作用,不良反映禁忌及注意事项等。

给药浓度、速度、时间药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药物种类等因素来确定给药的浓度和速度。个别的药物有明确的规定,护士应严格掌握常用药物静脉输液速度。如静脉补钾的浓度不能超过0.3%,硝酸甘油根据病情8-15滴每分钟左右。阿奇霉素类药物要求“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60min”缓慢静脉滴注。

护士在给患者用药时,药注意观察和询问,了解患者有无不适的反映并观察有无皮肤,黏膜和排泄物的变化。对特殊用药人群,药重点注意观察。患者一旦发现药物不良反映,应立即暂停药液输入,同时通知医生察看患者,根据医嘱决定是否更换液体及输液器。是否给予抗过敏药物及对症治疗。

第二、舒适与药物配伍禁忌。在输液中的多种药物需要加入静滴,只有全面了解药物配伍禁忌,才能杜绝药物不良反应,胆随着新药层出不穷,配伍禁忌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应用,很多药物在禁忌表中寂静查不到,如临床应用氟罗沙星注射液出现白色沉淀,用生理盐水250毫升加氟罗沙星注射液液发生轻微混浊,液不能和地塞米松针合用等等。由于不了解药物配伍禁忌,就造成了药物浪费,这就要求护理工作中使用新药慎之又慎,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应以药物说明书为准。

第三、护士与药物的不良反应。药全面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才能够判断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是否属于正常的药物不良反应,如在临床应用盐酸克林霉素过程中病人会出现口苦,手痒,恶心等状态,多数人都会出现类似情况,在输液过程中,药和病人多沟通、交代好用药不良反应,一旦出现类似不良反应,病人就感到紧张。其他作为医护人员能从多方面分析原因,使病人不至于造成大的心理负担。

第四、护士与药物适宜的剂量、用法。在临床上我们常常遇到同一类药物不同剂量而且标签相似,如不仔细核对,就不能正确使用药物剂量。例如:(1)标签只有一道蓝浅、绿浅未区分药品含量大小,含量字体较小,在加药过程中如不仔细分辨,就可能会加错药。(2)化学名只差一字但性质不同的药物。(3)同名不同剂量。护士应该熟练掌握说明书,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

第五、护士与注射剂药物。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药唑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护士身临一线,不仅应该了解和熟悉药物的适应症,并应及时观察和报告病人病情变化。

第六、护士与老年人安全服用心血管药物。我国老年人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人到老年,由于各脏器功能减退,常患有多种慢性病,其中高血压、冠心病的患病率位居前列,因此,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以减轻病症,提高生活质量。但老人记忆力、听力、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加上给药方案的复杂变化,错服、漏服药物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屡有发生,且老年人由于器官储备功能及身体内环境稳定机制随年龄增加而衰退,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及安全幅度均有明显下降,出现要无不良反应的发生氯较青壮年高,严重者可危机生命。因此,对老年人进行安全用药指导非常重要。(1)认真做好给药前的评估,护士在给患者惊醒药物治疗指导前,首先药做好给药前的护理评估。了解治疗的目的,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识别高危患者;了解患者是否有某些药物的禁忌症,患者的生理情况及自己的用药能力,如视力、记忆力、神经状态是否正常,对所有药物是否信赖等。如发现患者自己用药有困难,则要了解是否有家庭成员及其他的帮助情况。通过评估,确认老年人在用药中的不安全因素。(2)根据评估情况采取具体的指导措施①老年人大多记忆力减退,容易忘记服药或将服药时间弄错,而适时服药是充分发挥药物疗效的重要条件,特别是降压药、利尿药等因此,在住院期间,护士应严格执行给药操作规程。将早晨空腹服、食间服、饭后服、睡前服的药物分别按时送给患者服用。并亲自照顾夏,对于出院后需继续服用药物者,应向病人及其家属采取口述和书面形式,认真做好服药指导②对于文盲的老年病人,可由家属协助给药,也可以每天将药物遵医嘱量根据不同服用时间放置在几只不同的小药杯中,在药杯底部注明服用时间,并将药品放置于醒目位置,养成按时服药的习惯③对于患精神异常或发现不配合治疗的病人,护士应亲自协助与督促病人服药,并确定其是否将药物吞服,在家中应要求家属配合做好协助督促工作。④对发送外用药时,护士应详细说明,并在盒外贴上红色标签,注明外用药不可口服,必要时告知家属。(3)加强对老年病人用药致使的宣传,许多老年病人需要长期用药,护士应耐心、细致的进行用药知识的宣教,特别是药物的正确用法与保存、不良反应的自我观察等。克根据患者的特点,采取形象的、多次的、反复的教育方法帮助患者记忆,尤其对有特殊形状或不同颜色大小的药物,让患者能够区分;对出院的病人可采取电话或上门督促指导,这样才能保证老年人的安全用药。(4)做好家属教育指导工作,对病人进行相关宣教的同时,应重视做好病人家属的用药知识教育,尤其是与老人同住的家属,让他们学会正确照顾老年病人用药,以加强配合与督促,防止发生用药不当所致的意外。

护士对药物的适应症了解熟悉,保证乐病人人身安全,液保证乐护士的自身安全。这样才能做好病人用药安全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