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

许祥国

(连云港市灌南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连云港222500)

【摘要】目的:评定将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运用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此文添加分析的数据来自2015年4月—2018年3月本医院予以药物治疗的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20例)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方案,对照组(20例)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统计两组临床有效计算率、不良反应计算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计算率(95.00%)比较于对照组相关计算值(70.00%)更优,P<0.05,表明指标检测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不良反应计算率(5.00%)比较于对照组相关计算值(25.00%)更低,P<0.05,表明指标检测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相比阿托伐他汀更优,临床有效情况更高,且不良反应更少,展示用药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6-0140-02

冠心病具有比较高的发病几率,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主,他汀类药物是冠心病患者常用的治疗药物,能够将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善,存在较优调脂效果[1]。本文所研究的数值均来自本医院予以药物治疗的40例冠心病患者(选择于2015年4月—2018年3月),探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药于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加入本文计算的数据源于本医院予以药物治疗的40例冠心病患者,选取时间2015年4月—2018年3月,随机分组,对照组20例,年龄最高69岁,年龄最低41岁,其年龄均值为(51.63±4.87)岁;试验组20例,年龄最高67岁,年龄最低42岁,其年龄均值为(51.61±4.83)岁。计算及统计对照组与试验组冠心病患者基础数据资料,P>0.05,没有表明数据间显著差异。

纳入标准:(1)通过检查确诊存在冠心病;(2)患者以及家属都将医院下发的知情同意书予以签字,上报到医院医学伦理会之后得以批准。

排除标准:(1)存在治疗药物应用禁忌;(2)存在其他重要脏器疾病。

1.2方法

两组都开展常规治疗,予以β受体阻滞剂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等予以治疗。对照组增加阿托伐他汀,一天给药一次,一次口服10毫克,治疗6个月。试验组增加瑞舒伐他汀,一天给药一次,一次口服10毫克,治疗6个月。

1.3相关指标

(1)评估以及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临床有效计算率,显效:经临床治疗,患者的心绞痛等相关症状明显缓解,心绞痛持续的时间和发作的次数得以减少80%以上;有效:经临床治疗,患者的心绞痛等相关症状一定程度改善,心绞痛持续的时间和发作的次数得以减少50%以上;无效:经临床治疗,患者的心绞痛等相关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心绞痛持续的时间和发作的次数得以减少50%以内,或是症状更为严重。

(2)评估以及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不良反应计算率,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涉及腹痛、腹胀、便秘、消化不良等。

1.4统计学分析

有关数据添加到SPSS21.0软件中开展计算并验证,计量资料(年龄均值等)表示成均数±标准差(x-±s)形式,与正态分布相符,开展t检验,计数资料(临床有效计算率、不良反应计算率等)表示成例数(n)或率(%)形式,开展χ2检验,P<0.05,体现指标检测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关注和研究两组临床有效计算率

试验组临床有效计算率(95.00%)与对照组相关计算值(70.00%)予以对比并检验,前者更优,P<0.05,体现指标检测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冠心病患者体内血脂代谢异常是发病主要原因,而且,在血管内集聚脂质,引发粥样硬化相关病变,带来较大危害。对患者血脂予以积极控制非常重要,他汀类药物于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较为广泛,能够抑制冠心病患者体内血小板聚集,改善冠心病患者内皮相关功能,且存在抗炎效果和调脂作用等[2-4]。

阿托伐他汀是他汀类药物之一,能够调节血Hcy含量,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而瑞舒伐他汀同样是一种他汀类药物,对HMG辅酶A还原酶存在一定抑制作用,可以将胆固醇产生量明显减少,对肝脏中载脂蛋白的合成过程予以抑制,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而且,和阿托伐他汀比对,瑞舒伐他汀更加容易进到冠心病患者的动脉内膜,存在更高的选择性,且和其他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比较少,具有更优的血脂调节效果[5-6]。此文相关数据表明,试验组临床有效计算率相比于对照组相关计算值提升,P<0.05,显示指标检测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不良反应计算率相比于对照组相关计算值减少,P<0.05,显示指标检测统计学意义。表明将瑞舒伐他汀治疗方法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相比阿托伐他汀的优势。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比对于阿托伐他汀更优,具有比较高的临床有效情况,而且,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更少,体现用药治疗安全性,呈现临床治疗优势及价值。

【参考文献】

[1]孟辉,王宇平.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hs-CRP及sVCAM-1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7):1125-1126,1223.

[2]陈劲松,邓节喜,阮发晖,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接受支架植入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研究[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7,16(11):827-831.

[3]潘嘉西,章敏学,郑巨克,等.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与单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3):452-453,478.

[4]邹云丞,吕云,白洁,等.依折麦布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5):464-466.

[5]王一然,郑宇,王悦喜,等.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阿托伐他汀联用曲美他嗪对肾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6):580-582.

[6]段红艳,王勇,刘晓宇,等.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8,32(6):60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