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2

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鲁蓓

鲁蓓(马鞍山市中心医院安徽马鞍山243000)

【摘要】一名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手术前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如果得不到一定缓解,将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影响病情康复;而术后疼痛及相关的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术后恢复。笔者通过参与手术患者护理十余年的经验总结出部分护理方案,从而使从事此专业的护理工作者能够找到手术患者护理的捷径,有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手术患者护理体会

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较为复杂繁琐,是外科护理中的一个难题,术前患者的焦虑及恐惧和术后的疼痛已成为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已成为普外科手术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补充治疗”。

1术前护理

1.1加强护患沟通,增进服务意识:强调护理人员必须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把病人放在心中的服务理念,在病人入院时做好接待,强调4个“第1次”满意,即第1次入院介绍,第1次健康教育,第1次饮食,第1次检查时的护送,让病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在护理活动中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交流技巧,遇事能“换位思考”,并努力学会“移情”,最大程度地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1.2心理护理: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较强精神刺激,紧张、焦虑和恐惧感是普遍的情绪反应,不少患者听说手术后即出现忧郁、恐惧、坐卧不安,血压升高、心悸等一系列心理生理变化,他们担心麻醉和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害怕疼痛、害怕死亡、害怕手术并发症及愈后不良等,以上表现女性重于男性,将会影响手术过程的平稳和手术效果,增加手术并发症。护理人员应注意,要和理适当地向患者解释病情,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术前应做的准备,手术过程和护理措施,介绍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以及是经过反复研究病情而确定手术方案的,重点讲解该患者手术的有利条件。

对于手术中需用导尿管、引流管、鼻饲管时,术前应向患者说明,使患者醒来不致恐惧;对术后需做气管插管或放置鼻饲管的患者,说话不方便,应告诉他们如何表达自己的要求,加强患者的心理准备,增强安全感。

1.3戒烟:向患者宣传吸烟对疾病的危害及戒烟的重要性,有效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1.4呼吸功能训练:对不同的手术患者进行相应的呼吸训练,如老年患者应术前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对预防术后呼吸功能不全起重要作用。并训练病人正确的咳痰方式。

1.5对高血压、冠心病或心电图不正常的患者除给予针对性降压扩冠治疗外,应进一步提高心肌的储备功能。

1.6糖尿病病人血糖要控制<11mmol/L,尿糖(+)。

1.7床上训练解大小便等。

2术后护理

2.1疼痛护理:术后伤口疼痛是由于皮肤表面及内部组织的疼痛神经末梢直接受到切割性损伤,引起化学物质的释放与传导,经由脊髓传至大脑而感受到痛,是主观的体验。几乎所有的手术病人都会经历疼痛,疼痛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手术天。疼痛认知时病人对疼痛问题的信念、态度,归因及期待,也包括影响疼痛过程的因素,如意识状态,过去的经验,疼痛的意义,应对策略。因此应正确引导病人对疼痛的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分散术后患者的注意力,以此减轻患者疼痛。

2.2一般护理:加强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肠瘘患者由于大量丢失消化液,因此容易发生水、电解质而和酸碱失衡。护理上重点观察神志、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皮肤温度及弹性,观察肠蠕动及腹胀程度,有无恶心、呕吐、瘘口渗出液,精确计算腹腔冲洗引流量,动态监测水电解质、肾功能和血气变化。

2.3基础护理:患者长期卧床者,需要协助其定时翻身及按摩受压部位,鼓励患者有效咳痰,定时给予翻身叩背,协助排痰,必要时给予药物支持,预防肺部感染。口腔护理每天2次,保持口腔清洁。高热时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

2.4专病护理:不同的手术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如引流管的护理、瘘口的护理、营养的护理等等。

2.5心里护理:术后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表现为:首先想知道手术效果,其次为术后疼痛和活动受限引起的痛苦烦躁,部分手术效果(如截肢、胃切除等)或预后不佳(如恶性肿瘤出现转移的姑息手术等),将引起患者伤感自伶,出现忧郁反应,经不起任何外来的精神刺激,表现为沉默寡言、不愿活动、易急惹、食欲不振,睡眠不佳,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将会影响患者的心肺及消化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针对以上这种心理状态特点,护理工作应该注意,区别对待术后患者,特别是全麻患者,应加强巡视,术后恢复室护士应坚守刚位,一旦患者醒来,护士应和蔼可亲,告诉患者手术效果良好,并向患者祝贺。对术后疼痛和活动受限患者,应耐心向患者解释术后制动的重要性,并结合主管医生对术后疼痛给予药物止痛和心理暗示止痛,在生活上仔细照顾,体贴入微,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得他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度过手术关,就要争取早日恢复康复;对可能带来部分机体生理功能破坏或解剖残缺的手术患者,在术前应做必要的渗透,说明手术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增强患者的心理耐受程度;对手术预后不良患者,如急性肿瘤出现转移等,不宜将真实病情告诉他们,以便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

3讨论

随着公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断进行业务素质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护患沟通,推进护士礼仪服务,更好的服务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