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心脏康复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曲慧

(山东省高唐县梁村镇卫生院;252870)

【摘要】目的:分析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抽取58例心力衰竭患者,选自我院,随机双盲法均分,每组各29例,2组患者均行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增加心脏康复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心脏各项指标、护理后运动心肺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对比分析2组患者护理前心脏各项指标、护理前运动心肺功能,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ofcardiacrehabilitationnursingforpatientswithheartfailure.Methods:58patientswithheartfailurewereselectedfromourhospitalfromAugust2017toJuly2018.Theywereequallypidedrandomlyanddouble-blind,with29patientsineachgroup.Bothgroupsreceivedgeneralcare,whiletheexperimentalgroupreceivedadditionalcardiacrehabilitationcare.Results: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theindexesofheartandcardiopulmonaryexercisetestingintheexperimentalgroupimprovedsignificantlyafternursing(P<0.05).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inheartindexesbeforenursingandcardiopulmonaryexercisetestingbeforenursing(P>0.05).Conclusion:Cardiacrehabilitationnursingforpatientswithheartfailureiseffective.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脏康复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3-0017-02

临床常见心力衰竭,发病率较高。入组58例患者,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了临床实验。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由我院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知情同意,选自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根据随机双盲法分组,29例实验组患者中,男女比20:9,年龄60岁至78岁,中位年龄68.0岁;2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19:10,年龄61岁至77岁,中位年龄68.2岁。对比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等入组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2组患者均行一般护理:护士应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耐心解答患者内心疑问,给予患者实施饮食干预。

实验组患者增加心脏康复护理:(1)护士应对患者体征进行密切监测,确保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给予患者实施用药干预,做好患者健身操锻炼指导工作,选择关节操、有氧运动及慢走等项目来提升患者运动耐力及免疫功能。(2)护士应加强患者健康教育,为患者详细讲解康复运动原因、注意事项、关键点,严格遵照五禽戏、易筋经及八段锦等运动训练动作为患者提供正确指导,由小至大增加运动强度,根据患者身体具体情况逐渐增加运动时间,运动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若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应及时处理。(3)护士应叮嘱患者家属在患者出院后做好心脏康复运动监督工作,对运动强度及时间进行合理掌握。(4)护士应加强患者基础护理干预及心理干预力度,耐心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疏通患者不良情绪,鼓励患者积极运动,促使患者所处病室环境温湿度合适,禁烟禁酒,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

1.3效果分析[1]

利用心肺功能测定仪对患者运动心肺功能进行测定。

1.4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根据SPSS19.0软件分析所有临床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若P<0.05,提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实验得出,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护理后心脏各项指标、护理后运动心肺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2组患者护理前心脏各项指标、护理前运动心肺功能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表1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脏各项指标对比

3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左心功能下降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包括右心衰症状、左心衰症状、右心衰体征,可表现为夜间阵发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运动耐力下降、肺水肿及气肿等[2],患者痛苦加重,可导致患者死亡。

临床上主要利用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效果理想。护理期间,护士应辅助患者树立信心,应加强患者运动指导、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疏导患者焦虑情绪、绝望情绪等,避免患者病情恶化,早期住院时,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监测。临床分析得出,给予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运动计划调整[3],可促使患者肌肉代谢能力及骨骼代谢能力提高,可促使患者外周血液循环明显改善,可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4],可促使患者心功能有效改善。临床应为长期卧床患者提供床上适量运动,可促使患者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下降,要求患者禁烟禁酒,可有效避免患者发生心律不齐[5],可促使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改善。

本组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心脏各项指标、护理后运动心肺功能均显著改善。结果证实,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可行性较高。

综上,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各项指标、运动心肺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宋韵,闫伟,任骞.心脏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2):241-242.

[2]彭晓红.心脏康复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6):3051-3052.

[3]康铁朵,刘文娴,康云鹏,etal.心脏康复运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2017,12(2):171-174.

[4]陈云红,董燕.浅谈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康复的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8):68-69.

[5]张宇.心脏康复模式对稳定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储备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19):3629-3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