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读中体会语文之“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在朗读中体会语文之“美”

吴海琴张玉琴

浙江海盐理工学校浙江海盐314300

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成了语文课堂被人遗忘的角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要提高职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走出课堂后依旧热爱语文、学习语文,就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趣,使他们的思维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朗读正是实现这一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古时蒙童入学,便先把《三字经》《百家姓》读得滚瓜烂熟。再接着读,把“四书”“五经”也读得倒背如流。这种“死读书”当然有其弊端,然而就“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孔夫子到朱熹再到陶行知,几千年来,这些教育家们便是让学生认真朗读精品范文。而李白、欧阳修、苏东坡等诸多文学名家也正是经历十年寒窗苦“读”才有所成就。

但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成了语文课堂被人遗忘的角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走进语文课堂,已很难听到令人心旷神怡的琅琅读书声。课上“讲”得多,课后“练”得多,唯独“读”得太少,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遗憾。我们有必要让琅琅书声回响在语文课堂上空,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语文之“美”。

尤其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朗读”更应受到一定的重视。对于职高生来说,由于他们年龄及知识所限,对感性知识的接受能力仍大大超过对理性知识的接受能力。所以要提高职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就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趣,使他们的思维融入课文的意境中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朗读正是实现这一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朗诵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朗读,能够训练普通话的发音技巧,帮助学生正字注音

所谓“教学千法读为本”,即是指出声的朗读。我们的一些学生面对语文试卷的第一、二题字音、字型选择题时,往往愁容满面、束手无策。结果只能归咎于我们的老师没有在课堂朗读这片天空中做足文章,以致于学生学语文只“看”不“读”,成了“哑巴语文”。喜欢朗读、热爱朗读的学生则一定是吐字清晰,语音响亮,琅琅上口,悦耳动听的,并且总是能通过语音传达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而那些不善于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口拙型”学生,往往不注重朗读,忽视朗读,这就更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初做好引导、鼓励工作,为学生营造朗读的良好氛围。

二、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思想的理解,领会文章的神韵,陶冶性情

叶圣陶先生有这么一段关于“读”的描述:“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情感传递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就是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参与,来正确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情感。有一些文章,与其多“讲”不如多“读”,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理解作品。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使学生感悟文章的真谛,在不经意间对文本抑扬顿挫的语调、错落有致的节奏和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一个美妙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三、朗读有助于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其阅读的自觉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如何让学生走出课堂后依旧热爱语文、学习语文?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那么我们语文最大的魅力在于何处呢?我以为是“情”,是“美”。“情”是语文审美化教育的灵魂,而审美过程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产生“美”的感觉。进入“美”的领域,朗读是最基本的手段。大量反复的朗读使许多优美的字、词、句、段、篇,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刻在学生的大脑里。这反映在口头表达上,就表现为语言的自然、清晰、得体;反映在写作上,就表现为语句连贯、流畅、词汇丰富;反映在做人上,就表现为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总之,课堂上的朗读不仅仅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仅仅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穿插,它是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让课文的内在美陶冶着学生的性情,课文的外在美也在培养着学生的审美趣味。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既是对“美”的体察,更是对“美”的内化。于是,我们就更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空,运用自由朗读、品读朗读、感知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演性朗读、个性化朗读、竞技性朗读等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多为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多样式地朗读,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被我们的语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精读指导举隅前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

[2]语文教学通讯[M].高中刊,2006,3。

[3]唐彪主编家塾教学法[M].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92。

[4]吴伯箫致范守纲[J].语文学习,1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