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新生儿肺炎护理体会

马小钰1马晓杰2

1哈尔滨市第五医院;2哈尔滨市第六医院150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的护理方法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探讨得出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方法,以期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期间的入住于本院新生儿室的100名新生儿肺炎在基拙护理的基拙上,予以优化化护理。结果:该组100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达100%,患者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2.42±0.3)d,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新生儿肺炎给予优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患儿症状,提高家属满意度,大大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89-01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病死率也较高。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新生儿肺炎,一般指感染性肺炎。于宫内、分娩过程中感染的称为宫内感染性肺炎。于出生后感染的称为生后感染性肺炎或称新生儿早发型肺炎(出生祖内发生的肺炎)和晚发型肺炎(出生7d后发生的肺炎)。新生儿肺炎因发病原因不同,其临床症状有所不同。宫内感染引起的肺炎表现为新生儿出生时即有窒息,皮肤、指甲苍白,复苏后呼吸不均匀,呼吸快或节律不整。本文选择本院新生儿肺炎病人100例,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此类患儿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期间的入住于本院新生儿室的100名新生儿肺炎患者。其中早产儿26例,足月儿72例,年龄0~22d,平均12.1d,男57例,女43例,体质量<2.0kg14例,2.0~2.5kg58例,>2.5kg28例。

1.2护理方法

1.2.1基础护理

新生儿肺炎状态下体温起伏大,可高温,也可持续低温,应做好体温监测,随时根据体温变化进行干预。体温高时,给予散包降温;体温低时,给予暖箱保暖。胎头娩出后:立即吸尽口、咽、鼻载液,无呼吸及疑有分泌物堵塞气道者,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并通过气管内导管将载液吸出,再吸氧或人工呼吸。

1.2.2心理护理

患儿容易出现哭闹、不安等行为,护理人员应轻柔地对患儿进行抚摸,增强患儿安全感,告知患儿家属相关的护理知识等。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耐心细致地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介绍有关婴儿的治疗、护理过程,取得家长的理解、信任,得到家长的配合。

1.2.3加强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变化胸椎结核手术对胸膜有一定的损伤,术后容易并发气胸,会威胁患者的生命。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和鼻翼扇动;如果出现胸闷气短应立即给予吸氧,抬高床头,医生及时对症处理;观察切口渗血情况胸腰椎结核手术创伤较大,出血相对较多,术后留置引流管,一般情况下24h内引流量<400ml,若术后4-5h内引流量>400ml应立刻进行血常规检查,输血,改为自然引流;同时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嘱咐患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压伤口,避免伤口裂开。

1.2.4饮食护理

患儿易呛奶,能喂奶时应将头部抬高或抱起,并少量多餐耐心间隙喂奶,不宜过饱,以免影响呼吸和引起呕吐、吸人。呛奶严重或呼吸困难明显者可行鼻饲。新生儿热量储剖氏,在病理情况下,反射及反应低下,食欲及胃纳功能低下,进乳少,同时病理情况下的机体热能很决消耗,易造成患儿低血糖及低蛋白血症。为了供给足量营养和水分,增强机体抵抗力,应尽可能的给予母乳喂养,每Zh.次,注意防止发生呛咳和溢奶。术后禁食豆制品和牛奶,避免腹胀,便秘,每日按摩腹部,调节肠胃功能。

1.2.5环境护理

室温恒定于22—24℃,相对湿度保持于55-60%,室内清洁、安静,病室空气新鲜,经常通风,避免对流风。严格执行保护性消毒隔离制度,人室时应更衣换鞋,接触患儿前要认真洗手,戴口罩。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防止患儿家属及工作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1.2.6评定标准

观察患儿在治疗后体温改变情况,记录患儿体温恢复到正常情况下所需时间。对患儿进行X线胸片复查,根据患儿肺部炎症吸收情况评定疗效:X线胸片显示炎症吸收,肺部阴影显示炎症表现已经基本消失,评定为痊愈;X线胸片显示炎症显著吸收,肺部阴影和治疗前比较显示显著缩小,评定为显效;治疗后X线胸片显示症稍有吸收,肺部阴影和治疗前比较显示稍有缩小,评定为好转;治疗后X线胸片显示炎症没有吸收,阴影和治疗前比较显示无改变,评定为无效。

2.结果

该组100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达100%,患者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2.42±0.3)d,治疗效果良好。经过治疗后患者均出现较小程度的轻度思睡、困倦、口苦、口渴症状,但尚能耐受,不影响其常规工作与正常生活,5-7d后不良反应逐渐消失;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药物依赖性及因严重副作用而停药反应。

3.讨论

新生儿肺炎疾病指新生婴儿出生28d内肺部出现炎症症状,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多日不乳、吐沫及喘憋等,该疾病主要分为感染性肺炎和吸入性肺炎两种。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临床护理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传统的护理方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其中人性化护理作为新兴的一种临床护理模式,要求以患者为护理中心,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注重患者的心理舒适度。基于患者年龄较小、没有自理能力及意识,且病情具有发展快、变化突然的特点,常规临床护理对其护理效果不显著,但是依据患者自身状况及病情制定出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优化护理应用于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疗效显著,以患者为中心实施护理,时刻关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且针对患儿年龄小、意识和自理能力差、病情变化快等特点进行护理,显著改善了患儿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景.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2):212

【2】王艳芳.王新鲁.新生儿肺炎76例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718-719

【3】阙文静.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观察.[J].现代护理.2014.02(45):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