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60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2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60例疗效观察

曾忠诚

曾忠诚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重庆400052)

【摘要】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室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服用参松养心胶囊;对照组60例服用胺碘酮。连续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变。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再随访观察半年,治疗组停药后室早复发3例,对照组停药后室早复发16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早搏疗效确切、安全,且不易复发。

【关键词】室性早搏参松养心胶囊胺碘酮

[中图分类号]R9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3-0012-02

室性早搏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时有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西医多用胺碘酮、心律平治疗。但西药不良反映较多,赖受性差,停药后易复发。参松养心胶囊疗效好,不良反映甚微,停药后不易复发,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7年3月—2007年10月心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20例,均经临床症状、体征、心脏多普勒超声、心电图确诊为室性早搏,并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评价。室早频率≥300次/小时,除外由地高辛,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引起的室早。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0~70岁,平均60.4岁,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冠心病12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心肌病5例,功能性室早15例;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9~71岁,平均61.2岁,高血压性心脏病16例,冠心病14例,风湿性心脏病11例,心肌病6例,功能性室早13例,两组一般情况及基础疾病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治疗原发病和诱因,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至少5个半衰期后,治疗组服用参松养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服用胺碘酮片20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6周。

1.3观察指标:患者于用药前后均进行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及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检查,以判定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停参松养心胶囊及胺碘酮后,两组患者均随访半年。

1.4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药理基地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西医结合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判定效果[1]。

1.4.1心电图的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室早消失或减少>90%;有效:室早减少50%—90%;无效:室早减少<50%或无变化;

1.4.2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判定标准显效: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症状改善;无效:病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对导致心律失常的诊断采用Morganroth制定的标准[2]进行判断。

1.5统计学方法:计算资料以率表示,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症状疗效比较,临床主要观察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的消失或改善情况,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3.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

2.22组治疗前后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6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

2.3两组临床疗效有效者除治疗原发病和诱因外,均停用参松养心胶囊和胺碘酮,随访半年临床表现、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治疗组有3例,对照组有16例再次出现心悸、气短、乏力。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室性早搏复发,或在原有效的基础上加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3例(5%),为上腹饱胀,均能耐受,未作处理;对照组不良反应15例(25%),其中窦性心动过缓3例(5%),肝能异常8例(13.3%),恶心、呕吐4例(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脏病并发室性早搏应先治疗原发病,祛除诱发因素。当治疗原发病及诱因祛除后,室早仍较多,且有心悸、气短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或心功能,并有可能诱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时,需干预治疗[3]。依据中医络病理论,心律失常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气阴两虚导致心络的络虚不荣和络脉瘀阻,尤以前者为发病的关键环节[4]。络虚不荣,则心神失养,络脉瘀阻,日久化瘀,虚火内扰心神,二者可导致心神不安,从而出现心律失常系列临床表现。络虚不荣,涵盖心肌细胞自律性的异常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

参松养心胶囊是国家批准的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人参、麦冬、山茱萸、丹参、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土鳖虫、甘松、黄连、南五味子、龙骨。药理试验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对氯化钙、乌头碱、哇巴因所致的心律失常有明显的预防或保护作用,可明显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减少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能够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心律失常程度;明显降低动脉血压、降低冠脉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和耗氧指数,为心肌提供能量保证,增强心肌细胞抵抗不良刺激的能力,改善应激状态。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与甘松所含缬草酮有关[5],缬草酮具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能延长动作电位,阻断折返激动,能有效地治疗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早搏[6]。参松养心胶囊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补、养、敛三法并用。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阻断心律失常的发生。本药针对心悸病症以虚为本,兼见瘀热的病机特点,以生脉散为基础方,益气养阴以治其本,同时配伍营养络脉,活血通络及清心安神之品以治其标,标本兼治,开僻了从络病学治疗心律失常的新途径[7]。本结果表明,治疗组室性早搏次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未发现其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停药后室性早搏在半年内只有3例复发,让医务人员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对室性早搏疗效显著、安全、持久、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实验评价方法的建议[J]

.中华心血管杂志1998,26(6):405—412.

[2]MorganrothJ.Riskfactorthedevelopmentofproarrythmicevents[J]AmJCardiol,1987,312:406—412.

[3]吴宇、朱俊、伍自文,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1.29(5):323—336.

[4]吴以岭,“脉络—血管系统病”新概念及治疗操作[J],疑难病杂志,2005,4(5):285—287.

[5]杜荣品、吕妍妮、王立志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J].疑难病杂志:2007,8(8)354—355.

[6]付东平,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06,5(6):431—433.

[7]王彦方、郑晓辉、郝增光,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临床观察[J],疑难病杂志2006,5(6):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