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分诊工具对急诊分诊护士判断危重患者病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新分诊工具对急诊分诊护士判断危重患者病情的影响

邓岚杨丽

邓岚杨丽(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急诊科530007)

【摘要】目的探讨新的分针工具对急诊分诊护士判断危重患者病情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性纳入2012年7月-11月共3890例患者进行非同期对照试验,其中对照组1959例,试验组1921例采用新分诊工具进行分诊,比较分诊护士判断两组危重患者病情准确率。结果不同年资分诊护士使用新分诊工具后其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新分诊工具的使用提高了护士判断危重患者的准确率。

【关键词】急诊分诊分级分诊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115-02

在日趋拥挤的急诊科里,有限的医疗资源下,尽管门诊分流了部分的患者,但仍有为数不少的患者经建议后仍坚持在急诊科候诊。如何发现并确保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非危重患者在候诊过程中的诊疗安全是急诊预检分诊的重点和难点。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连续性纳入的抽样方法,抽取2012年7月到2012年8月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959例患者作为对照,2012年9月到2012年10月1921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男1098例,女861例;年龄0.5~90岁,平均(35.2218.26)岁。试验组男1012例,女909例;年龄0.75~86岁,平均(32.3116.66)岁,其中危重患者人数为174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和疾病种类,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分诊工具的分类制定参照加拿大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按患者患病的轻重程度分成Ⅴ类,规定不同程度的疾病的标识、处理和再次评估时间范围,严格执行,Ⅰ、Ⅱ类为危重患者,对于第Ⅲ、Ⅳ、Ⅴ类的患者,每隔30min、1h、2h再次评估病情,如表1。

表1

1.2.2分针工具的制定根据患者想分诊护士提供的20种常见症状和体征,结合国内文献,咨询急诊科的有关专家、主任和护士长制定新的分诊工具订装成册,其内容是针对患者的具体主诉和体征进行评定并分级。例如针对头晕/头痛患者的评定内容表2。

1.2.3实施分诊台配备有测量生命体征所需的各种设备和仪器,如体温计、血压计,血氧仪、心电图机简单的止血包扎工具等以帮助分诊护士判断患者病情。对照组按传统的分诊方法进行分诊,即凭借分诊护士的经验、认知对其进行分诊,仅仅将患者分成两类即危重类和普通平诊患者,判断为需要抢救的危重类患者直接进入抢救室,而认为其余的患者则视为一般的平诊患者一律安排进诊室候诊。实验组则将急诊科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红色区域为危重患者的就诊区收治Ⅰ、Ⅱ类患者,黄色为Ⅲ类患者的就诊区,Ⅳ、Ⅴ类的患者在绿色区域内候诊。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分诊工具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分诊工具的内容,保证分诊过程中快速准确地分流患者,安排其到相应的区域内就诊。分诊护士判断就诊患者的病情后,按其病情的轻重缓急在病历上做好患者病情的等级标识。Ⅰ、Ⅱ类患者为危重,送入红色区域内进行连续性监护,同时配备两名协助护士,一名在黄色区域内观察并再次评估未能就诊的第Ⅲ类患者,另一名则在绿色区域内巡视第Ⅳ、Ⅴ类的患者,以保证这两个区域内的患者的就诊安全,以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判断为标准。

1.3统计学处理:用SPSS20.0进行数据录入,采用x2检验,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种不同年资的护士在使用分诊工具后,其分诊危重患者时,判断患者的病情的准确率均有提高,表3、表4、表5。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在使用分诊工具后其对危重患者的病情判断的准确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长期以来,急诊分诊护士都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对急诊患者进行分诊,工作的年限成为急诊分诊护士的筹码,高年资护士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骨干[1].但高年资护士的成长需要长足的时间,随着护士群体的逐步扩大和年轻化,如何让年轻护士更快的成长,提高护士分诊的准确率,减少急诊科的安全隐患,一直是急诊护理学研究的热点。

国际上,美、英、法、加、南非、新加坡和香港都制定和实施了急诊分诊制度和标准,国内近年来,如孙红[2],孟华[3],卢燕[4]等自行制定和实施了各自的急诊分诊的标准取得了相对满意的效果。急诊护士分诊的准确率,受疾病、患者和家属、护士自身因素、管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5]。本研究显示,急诊分诊工具的制定和使用,将患者具体的症状和体征进行量化,使分诊使有据可依,提高了不同年资分诊护士判断严重患者病情的准确率(P<0.001)。

表2

表3<5y分诊护士使用不同方法判断危重患者病情的分诊情况

注:x2=24.721p<0.01

表45-10y分诊护士使用不同方法判断危重患者病情的分诊情况

注:x2=12.548p<0.01

表5>10y分诊护士使用不同方法判断危重患者病情的分诊情况

注:x2=20.169p<0.01

参考文献

[1]宋金兰.高年资护士在急诊分诊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9)7120-7121.

[2]孙红,绳宇,周文华.急诊分诊标准的制定与实施[J].护理管理,2007,22(13):58-60.

[3]孟华,黄琴,陆静芳.标准化急诊预检系统的使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J].2010,27(6A):805-808.

[4]卢燕,周璟,赵平.儿科急诊分级分诊标准的建立和实践[J].重庆医学,2012,4,(3):266-268.

[5]陈文红,赵树娟.急诊分诊准确率相关因素及对策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2,10(6):1712-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