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端胃切除及全胃切除对胃上部癌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近端胃切除及全胃切除对胃上部癌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

姚大勇

姚大勇(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长岭镇防保站131500)

【摘要】目的:比较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对胃上部癌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胃上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行近端胃切除术,观察组行全胃切除术,比较采用两种术式治疗后患者的体质量、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下降和远期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的营养状况明显好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总体疗效相当,采用近端胃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营养状况较好,采用全胃切除治疗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较低,临床治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关键词】胃上部癌近端胃切除全胃切除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6.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102-01

胃上部癌是指发生于胃上1/3处的胃癌,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胃上部癌的临床病理学体征比较独特,已被医学界视为一种独立的胃癌类型。有研究表明,与胃其他部位相比,胃上部癌的预后较差[1]。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术式有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近年来,学术界对两种术式的利弊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但究竟选用哪一种术式更为有效和预后更好,目前尚无明确结论[2]。本文以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胃上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上述两种术式对分组之后的患者进行了治疗,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病例均为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胃上部癌患者,共48例,均经病理和胃镜检查确诊为胃上部癌。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1.8±14.5)岁。按就诊先后顺序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经病理和胃镜检查确诊为胃上部癌;患者均签注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随访资料未完成者;胃其他部位癌患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近端胃切除术,观察组行全胃切除术,治疗时除切除部位不同之外,其他处理方法均一致。患者气管插管麻醉后经腹正中取切口,行黏膜和肌肉分离并探查病灶,行残端吻合术时以吻合器为主要工具。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胃后壁-食管吻合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中除1例行食管-空肠吻合术之外,其余患者均行食管-空肠Roux-Y吻合器吻合术治疗。两组患者术中均清扫淋巴结,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体质量下降情况,比较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水平,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远期生存情况。术后通过电话、复诊等方式随访1~3年,计算其远期生存率。

1.5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清蛋白等数据资料,采用t对其进行检验;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术后并发症和远期生存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χ2对其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体质量下降情况

两组患者术前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的体质量下降了(2.3±0.4)kg,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下降了(2.5±0.3)kg,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的变化情况

术前1天,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等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检测显示,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对照组上述两项指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的变化情况(x-±s)

组别血红蛋白(g/L)血清蛋白(g/L)

术前术后术前术后

对照组(n=24)104.4±25.2124.1±28.935.3±6.639.5±9.2

观察组(n=24)105.6±26.4113.6±23.235.4±7.136.1±7.9

t0.16111.3880.05051.3736

P0.00000.17180.95990.1762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术后对照组未见吻合口漏病例,共发生吻合口狭窄2例,反流性食管炎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1.67%,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发生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4例,反流性食管炎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9.17%,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4.17%。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

对照组(n=24)0(0.00)2(8.33)8(33.33)10(41.67)

观察组(n=24)2(8.33)4(16.67)1(4.17)7(29.17)

χ22.08700.76196.70090.8197

P0.14860.38270.00960.3653

2.3远期生存情况

随访1年发现,对照组共有23例存活,观察组共有22例存活;随访3年发现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存活例数分别为11例和13例。两组患者1、3年的存活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的愈合普遍较差[3]。胃上部癌是指发生于胃上1/3处的胃癌,受生物学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胃上部癌发病较为隐匿,难以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治疗,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4]。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案[5],但在术式选择上还存在争议。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是治疗胃上部癌的常用术式[6],有人认为近端胃切除术安全性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人则认为全胃切除术切除范围较广,可彻底清扫淋巴结,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有效术式。

本次研究发现,采用不同术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吻合口漏及吻合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远期存活率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照组的营养状况明显好于观察组,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营养状况较好,但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较高。此外,由于两组患者在远期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表明以上两组术式的安全性相当。综上所述,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在总体疗效上相当,临床治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参考文献

[1]eansC,YeoMS,SoeMY,eta1.CancerofthegastriccardiaisrisinginincidenceinanAsianpopulationandisassociatedwithadverseoutcome.WorldJSurg,2011,35(3):617-624.

[2]陈红星,施祖群,董明都,等.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预后分析[J].安徽医药,2012,16(10):1475-1476.

[3]易魁.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182-183.

[4]刘峥嵘,张静,鲁翀,等.胃上部癌与胃下部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对比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8,17(4):299-302

[5]刘俊松,车向明,李铎伟.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消化外科杂志,2013,12(7):496-499.

[6]徐强,汤黎明,钱峻,等.胃上部癌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10):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