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温艳琼

利川市图书馆湖北利川4454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大数据时代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图书馆也开始了大数据方面的有效整合。本文通过分析图书馆大数据时代的现状与发展,从而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有效管理能力和创新,通过机遇和挑战的分析,进一步发现数字图书馆管理的优势,从而有效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机遇;挑战

前言:传统图书馆管理主要是依靠人的管理,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取决于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对待公共资源的积极性、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以及管理者自身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图书馆管理需要综合考量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但因为评价标准很难统一,所以为图书馆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

1.数字图书馆的大数据思维

1.1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应该拓展数字图书馆的资源范围,将资源与整个互联网融为一体,以大数据为导向,系统地解决复杂的资源整合问题。数字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核心,是提高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务质量与水平的基础保证。大数据背景下,我们不能仅限于图书、期刊、报纸、报告等资源范畴,应适当加数据库资源,包括社会信息、网络热点等全面的信息,再通过搜索网络行为将这些数据汇总,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引擎。应改变以往以文献服务为主的资源链条,向综合信息服务发展,将数字图书馆的内容与社会资源进行有机的结合,面向公众关心的问题。

1.2强化数字图书馆资源组织力度

大数据环境下,不仅要建立起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整合架构,还应不断深化资源的组织加工,这样才能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结构化的信息知识表现存在于资源库内部,因此我们必须将图书馆内外的资源进行关联,将信息经由知识结构再深入至知识的深加工,这里会涉及数据挖掘等技术。另外,还应对用户行为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管控,形成知识服务的高效链条。

2.数字图书馆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机遇

2.1促进数字图书馆的系统化建设

大数据为图书资源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将促进数字图书馆资源与互联网资源的整合。传统图书资源比较碎片化,在搜集和整理方面受到很多制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数据处理的切实需求。而大数据推动了数字图书馆信息架构的升级,赋予了资源信息全新的价值。因此新时期的数字图书馆应借助新兴的手段与技术完成信息的整合与升级,将零碎的数据内容进行分类与存储,最终形成系统化的资源库,这样才能有效地扩散数字图书馆的辐射范围。另外,数字图书馆应该转变资源建设的观念,不断丰富信息资源建设,拓宽到全面的网络信息领域,结合大数据时代里的关键词特征,建立完善的资源机制,不断优化用户搜索引擎,便于用户进行信息搜索,为读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2.2促进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升级

在大数据时代里,为了适应海量数据的引擎,数字图书馆必须提高自身信息技术处理能力,积极地运用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对信息进行预判、分类、整合。比如利用语义技术,对海量的信息进行有效关联,真正地将网络与文献资源融合起来。聚类技术也是数字图书馆应对大数据的重要策略,聚类技术能有效实现重复、相似复杂信息的优化与整合,进一步填充了大数据的数据库,提高了资源检索的效率,还能够帮助人们用图或表的形式组织内容,为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能提升用户黏性与忠诚度。另外,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应合理得运用信息分析技术不断优化信息质量,提高信息的利用率,真正提高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为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改变和创新奠定基础。

3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大数据时代下的学术资源建设速度之快,它所涉及的领域已经包括了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其组织形式业已将文献的使用信息、作者和文献之间的关系、学者之间的关系、文献间的关系,都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传统数字图书馆无法做到的,这既是大数据时代下数字图书馆的一大机遇,更是挑战如何充分运用大数据,让数字图书馆完全融入大数据之中,让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大数据时代既给数字图书馆带来了机遇,使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如何把握机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也是数字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3.1未来图书馆更加倾向于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是组织知识最有效途径之一,图书馆作为最大数据的使用者、提供者、开发者和受益者,更加需要积极主动地去挖掘资源,通过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了解读者所需要的服务,分析和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如何提高风险模型的精确度,找到面对大数据时代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服务模式。

3.2未来图书馆更加倾向于数据分析

随着图书馆渠道快速渗透到交网络等媒介,隐含在读者行为中的非结构化数据也随之等待被收集和分析,这是大数据时代下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这就需要图书馆发挥专长,有效整合可信度高、专业性强的非结构化数据,发挥它们的作用,实现知识的横向扩展。此外,大数据时代下的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会更多、服务能力也会更上一层楼,这不仅仅要依靠数据的更新、服务的创新,还需要从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中发现规律,找出潜在的价值。

3.3未来图书馆服务更需要大数据分析人才

1)拓展数字图书馆的资源范畴

数字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立足之本,而且图书馆中的数据都是标准化、结构化的,它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大数据时代下,数字图书馆的决策层一定要开拓思维,将图书、报纸、期刊、学位论文、网络热点信息、政府信息、社会关注信息等多方面的信息囊括其中;还要加强对再生资源生产、汇集和存储扩大数字图书馆的数据资源范畴。

2)加强数字图书馆资源组织加工深度

因为资源的组织加工是对资源的一种整理,更是资源的知识展现形式,资源的组织加工要从对结构化资源的组织加工延伸到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资源组织加工,重视用户行为信息资源,将信息从知识解构的加工在深入到知识建构的加工,将数字图书馆的内外资源建立语义关联,构建面向全社会的资源组织架构。

3)增加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的广度,多类型、大数量是大数据的特点,当前,单纯的文献信息已经不能满足数字图书馆用户的需求,因此,数字图书馆必须将各种信息进行整合,扩大资源整合的广度,满足用户的各类需求。

4)多语种文献采购能力

针对少数民族语言图书馆,需有专业的人员进行采购。少数民族语言图书数量少、质量良莠参半,所以,必须是掌握少数民族语言同时还要了解图书出版发行情况的专业才能的馆员才能进行采购。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繁荣、种类繁多,必须有这种专业的图书采购人员,才能购买到符合少数民族群众读得懂、看得懂的文献资源。

5)多样性的语言服务人员

这种馆员是以某种或多种民族语言为背景的少数民族图书馆馆员,熟悉图书馆业务和流程,精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检索系统。此类馆员主要服务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读者。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这种多民族杂居和少数民族聚居的情况,图书馆提供这样的服务人员特别有必要的。

结束语:

总之,数字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会存在的很多问题,所以应该重视数字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大数据时代下,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工作的应用,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数字图书馆管理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大数据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的同时,也有助于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臣.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数字资源重构与融合研究[J].现代情报,2016(08):10~13,20.

[2]郭超.云计算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挑战与机遇[J].科教导刊(下旬),2016(08):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