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

晁常兰

晁常兰(青海省格尔木市人民医院内科816000)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尤其在寒冷缺氧的高原地区,每年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吸烟史、家庭遗传病史、长期暴露于寒冷、缺氧较差的工作环境中使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大。这种严重的肺疾病使患者长期处于咳嗽、咳痰、喘息和呼吸困难,并且反复感染,常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于长期呼吸困难,病人逐渐丧失信心,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加上家人对患者的支持也常随病情进展而显得无力。[1]为了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肺康复训练,尽可能的增加活动耐力和预防肺功能的进一步受损。

【关键词】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188-01

患者除了按医嘱进行氧疗和药物治疗外,护理人员还要指导病人进行肺康复训练,通过锻炼和体力活动的方式帮助患者改善病情,使呼吸阻力减低,肺泡通气量增加,从而提高呼吸效率。

1肺康复训练方法如下

1.1体位:开始训练时以半卧位,膝半屈曲最适宜。立位时上半身略向前倾,可使腹肌放松,舒缩自如,全身肌肉特别是辅助呼吸肌尽量放松,情绪安定,平静呼吸。

1.2呼吸训练:用鼻吸气,经口呼气,呼吸要缓慢均匀,切勿用力呼气,吸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鼓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下陷。开始训练时,患者可将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前胸,以感知胸腹起伏,呼吸时应使胸廓保持最小的活动度,呼与吸时间比例为2~3﹕1,每分钟10次左右,练习数次后可稍事休息,两手交换位置后继续进行训练。每日训练两次,每次10~15分钟,熟练后可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并可在各种体位时随时进行练习。

1.3缩唇呼气:肺疾病患者因肺泡弹性回缩力减低,小气道阻力增高,呼气时小气道提早闭合致使气体滞留在肺内,如在呼气时将口唇缩成吹笛子状,气体经缩窄的口唇缓慢呼出称缩唇呼气。其作用是提高支气管内压,防止呼气时小气道过早陷闭,以利肺泡气排出[2]。

患者掌握腹式呼吸,并将缩唇呼气融入其中,便能有效增加呼吸运动的力量和效率,调动通气的潜能。

2体力活动训练

辅导患者进行一些体力活动训练,使患者的手臂和腿部的肌肉得到有力地锻炼。同时,辅导患者进行呼吸练习,加强其呼吸肌肉的锻炼。坚持全身活动不但可以改善骨骼肌,心肺功能,还可以调节情绪,增加活动耐力。活动时要注意:1.活动前后患者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2.尽可能在止喘药发挥最大作用时活动。3.活动时若有明显不适,应与医师商讨变更活动类型及运动量。4.有条件时进行运动氧疗。

3日常生活护理

3.1关注病人心理问题,疏导其心理压力,在心理上应更多给予关注与帮助。

3.2戒烟,戒烟是防止肺损伤的有效手段,指导患者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并且,尽量远离刺激肺部的环境,如灰尘、浓烟浓度较大、空气质量差的室内外,避免暴露于污染的环境中。

3.3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合,避免与流感患者接触。坚持用冷水洗脸、擦身或洗澡等方法进行耐寒锻炼。

3.4氧治疗,长期氧疗可以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提供有关家庭氧疗的咨询与帮助,并提供购置、使用和保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钱陪芬.长期卧床病人如何预防褥疮.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42

[2]黄人健,田力.护士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6-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