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观察

谭芬

谭芬(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635000)

【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0238-02

【摘要】目的肝癌细胞比正常细胞耐热性差,42℃就可引起肝癌细胞的破坏和亡;射频治疗时能在肿瘤局部产生80~100℃高温,从而有效杀死癌细胞。方法2010年6月--2011年l2月我院对76例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PRFA术,取得较好疗效。结果因此,PRFA成为各种原因不能行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适应证广、近期疗效明显、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PRFA)是近几年国际上新开展的一种高科技治疗手段,能在局部产生高温达到治疗。

【关键词】射频消融肝癌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76例患者中男54例,女22例;年龄50~70岁,其中原发性肝癌65例,转移性肝癌11例。

1.2治疗方法先行CT检查明确肿瘤大小、位置、数目及毗邻关系,确定体表穿刺点;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给予不同的麻醉方法(局麻31例、全麻45例)。在B超引导下,将射频电极针经皮穿刺进入肿瘤组织,并呈伞状展开“锁定”肿瘤,根据肿瘤的体积,选择不同的进针角度、深度及消融次数、消融直径,启动射频治疗系统开始治疗。全过程在计算机控制下进行。

2护理

2.1术前护理种高科技治疗手段,能在局部产生高温达到治疗

2.1.1心理护理癌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是复杂多变的,个体差异较大。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L3J。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及担心术后疗效等心理。因此在护理上应与家属配合,主动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讲解PRFA术的治疗原理及疗效,介绍PRFA术治疗的安全性,手术的大致过程、术中注意事项和成功病例,并可让手术成功者现身说法,以缓解或消除其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配合治疗。同时,也要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加以说明,使患者及家属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有心理准备,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1.2术前准备常规检查心、肺、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凝血功能、AFP和CEA指标,做B超、CT或MRI检查。腹部备皮、禁食禁饮12h。对身体状况欠佳的患者,按医嘱给予护肝、营养支持等治疗。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根据不同麻醉方法采取不同体位,一般绝对卧床6~12h;监测生命体征每30min1次,平稳后改每小时1次至术后24h;吸氧24h,流量3L/min;指导有效咳嗽及床上大小便,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但应避免用力过猛,以防肝穿刺点出血;按医嘱给予补液、抗炎、止血、护肝等治疗。

2.2.2饮食护理一般术后禁食12h,若无腹胀、腹痛不适,可开始进食,从流质一半流质一软食,宜少量多餐,逐渐增加;饮食宜清淡且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高热量、低脂肪。若出现恶心呕吐,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呕吐物,以防误吸,及时清理污物,避免气味刺激引起症状加剧。同时稳定患者情绪,说明呕吐原因,消除紧张心理。必要时应用止吐药物。

2.2.3疼痛护理PRFA术后疼痛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穿刺部位或肝区疼痛,以胀痛为主,是因为肿瘤组织凝固坏死、瘤周充血水肿致肝包膜紧张度增高引起的,一般较轻微。在护理上主要以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指导放松疗法。对疼痛评分4~6分者,可给予镇痛剂口服,对不能忍受疼痛、呻吟不已的患者,应予度冷丁针止痛,并做好解释安慰工作,消除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

2.2.4发热护理发热大多是由于PRFA术后机体对坏死细胞吸收所致。一般术后次日开始出现,体温38.5℃左右,3~5d可消退。护理上应监测体温变化,鼓励多饮水,出汗多者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汗湿衣裤及床单位,防着凉,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同时注意有无肝区胀痛不适,复查血常规,注意有无感染现象,必要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2.2.5肝功能损害护理PRFA术中对肿瘤外围正常肝组织有一定的损伤,术后多有一过性的肝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护理上做到术后3d内多卧床休息,鼓励患者进食低脂、丰富维生素、蛋白质饮食,多食水果,常规予药物护肝治疗,定期监测肝功能及各项生化指标。

2.2.6出血护理主要是经皮肝脏穿刺引起腹腔内出血。术后采用腹带加压包扎穿刺点,卧床休息24h,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形成,监测血压情况,注意腹部体征变化,术后常规应用止血药物3~7d。

2.2.7出院指导嘱患者注意休息,规律生活,适当锻炼,避免劳累和感冒;保持心情愉快;注意饮食调理,以“三高二低”为原则,即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低盐饮食,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按医嘱进行定期化疗和保肝治疗,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定期复查B超、CT、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标志物AFP和CEA的变化。若出现发热、腹痛、黄疸等情况应及时来院就诊。

3小结

虽然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但对于各种原因不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PRFA术也能取得较满意疗效。因此在护理方面术前要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身体及心理状况,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和相关知识宣教,尽可能改善患者的术前身体状况;术后细致而周到地观察和护理,出院后加强随访,可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参考文献

[1]闰能,蔡忠红,王雨,等.153例中晚期肝癌多极射频治疗效果总结[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4,10(6):417—418.

[2]周乐杜,王志明,廖锦堂,等.集束电极射频热凝治疗肝癌[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0,11(9):521.

[3]侯少洋,罗泽民,王玉琴.心理因素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其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