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浅淡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

张联琴

张联琴

(宁夏盐池县第三小学,宁夏盐池751500)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069-01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是一种充满灵性的课堂。它不仅是溢满活力的阅览室,而且是小学生兴趣盎然的游戏场和不断进取的加油站。

关键词:课堂;灵性;活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是什么?数学以它特有的科学性、严密性预示着它的课堂就应该具有“冰冷”和“严肃”特点,但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总是想追求一种充满灵性的课堂,总是想把数学知识融入生命,使整个课堂焕发活力。因为,有灵性的数学课堂才可以感染和打动学生,才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浅见之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阅览室

首先我认为,读书不是语文课堂的专利,小学一、二年级就必须重视数学的阅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小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特别是在理解数学概念时,可以象读懂一篇文章一样,从基本的“读通”到读明白,让学生一字一句的“通读”。这样,就能从整体上对学习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重视数学阅读,对丰富数学语言体系,提高学生数学语言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读“情景图”。比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材提供了学生熟悉的游乐场的具体情景。我们首先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幅图意:“小火车上每节车厢里坐3人,过山车上每排坐2人……”等等。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图”来讲述,再读读画面中提示性的文字,很快理解了“相同加数”的问题,为引入乘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读提示性文字。在数学课堂中,学生是灵动的,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教材中的一些提示性的文字,如果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理解,也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比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放手让学生去读教材,当学生读到:“聪聪请同学们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时,同学们都很兴奋,纷纷举起了小手,当我问:为什么没把“3+3+3+2=11”写在黑板上呢?他们很自信地告诉我:“2和3不相同”、“人家聪聪说,要写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

还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第47页例3时,同学们读书后,明白地告诉我:“4+4+4……+4,9个4相加写成乘法算式简便”,并且还告诉我:4×9=36,比加法算式短,也好写;还有的同学说:人家聪聪也说“用乘法算式表示真简便!”可见,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算法”这一知识点。

三、读题目要求。二年级学生考试时,就要求自己读题。平时在数学课堂上读的机会少,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读题习惯,甚至不会读题。找不到题目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纯文字的应用题,需要学生自己去认真读,并且在字里行间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数字信息。因此学会读题显得更为重要。

又一次,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结束后,我发现,就我所代的110名学生中,由于没有读清题目而失分的占总失分人数的百分之六十。其中,没读“笔算下列各题”而没有笔算,直接写出答案的有三十多人。没读清“提一个用乘法计算的问题”,特别是没有注意“乘法”二字的人数也相当多。

因此,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读书氛围,多引导学生阅读与思考,可以使他们潜移默化地体悟自学新知识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自学习惯,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必然从学会逐步走向会学。

浅见之二: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游戏场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最重要的教育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本身是一种认真、严肃的游戏。因此,老师要敢于把游戏引进课堂,把知识融合在游戏中,使孩子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开发智力,从而实现一种有灵性的课堂。

我曾经听过一堂以游戏为主的课,受到很大的启发。记得当时讲的是“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老师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铅笔作学具,以游戏的形式让他们“玩”出这堂课要掌握的知识。

刚开始学生边玩边交流,很快得出结论:三根铅笔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围不成三角形。这时老师提示:请同学们量一量三根铅笔的长度,再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样的问题难度得到了提升。

再次游戏,学生很快发现:

①三根铅笔一样长能围成三角形;

②三根铅笔不一样长,任意两根的长度大于第三根的长度也能围成三角形;

③三根铅笔不一样长,任意两根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根的长度不能围成三角形。

通过验证得出结论: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特别好,我想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教师能针对实际情况教学,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做游戏,带着问题玩。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也安排了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和练习.如:“我长高了”、“看一看,摆一摆”、“对口令”、“数青蛙的眼睛和腿”、“数螃蟹的腿”等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富有童趣的活动,既愉悦了心情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时空和充裕的展示机会。多项的交流互动,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经历着挑战,品尝着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也成就了课堂的精彩。也可以说,知识形态的数学,呈现给我们的是“冰冷的美丽”,而数学游戏活动却把它转化成了孩子们“火热的思考”。

浅见之三: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加油站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对此我没有异议。但是,我总想补充一句:“成功也是成功他妈。”当孩子们经历了挑战,获取了知识,品尝了喜悦,也更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作为老师,教学时,我们往往处处设防,努力避免或减少学生的错误。但是事与愿违,学生仍然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事实上,学生的错误是不可完全避免的,学生出错也不一定是件坏事。如果引导得当,有时会成为宝贵的资源,甚至能为学生提供自己发现错误剖析和改正错误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比如:在一次考试的试卷中,有一道填空题:“长方形有()个角,有()个顶点,()条边”。有的学生错填为:长方形有(4)个角,有(4)个顶点,(8)条边。问他是怎样想的,他说:“老师昨天讲过一个角,一个顶,两条边。所以我想4个角,4个顶点,就有8条边”。这样的回答很有趣,这样的错误是一个很可爱的错误。我及时提醒他:“你画一个长方形数一数,好吗?”他很快找出了错误的原因,及时得到了纠正。

又如我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退位减法”时,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出示例题:43-15,鼓励学生想一想怎样做。一名学生怯生生的举起了手,指着竖式说:先用5-3=2,我很吃惊,同学们嚷着错了,错了,我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鼓励他把题做完。他说,5-3=240-10=3030-2=28。看到答案正确了,其他同学都半信半疑。我说他这样做了可能有他的道理,通过思考,用独特的方式算了出来,真棒!那位同学很骄傲地回到了座位。我及时告诉同学们:这位同学的算法对今后多位数减法来说很繁的,不便提倡。但是,对于一个学困生来说,我的鼓励和保护,增强了他的信心,驱走了他内心的自卑,使他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真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真诚的关怀和希望。从而消除了因学习差产生的失落感,内心会激发出一种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奋发向上,勤奋学习的热情。因此,这样的课堂会成为孩子们不断进取的加油站。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活用教材,尊重学生学法的选择,用富有弹性、婉转的语言评价学生,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大胆激活学生的灵性,让数学脱去冷漠的面纱,使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想这可能就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