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罗哌卡因、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应用效果对比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盐酸罗哌卡因、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应用效果对比观察

刘雅玲

刘雅玲(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医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目的:就甲磺酸罗哌卡因及盐酸罗哌卡因两种麻醉药物在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对。方法:择取我院既往1年内的117例手术患者,并按照手术麻醉药物的不同,将其中实施盐酸罗哌卡因麻醉的58例患者记为A组、将其中实施甲磺酸罗哌卡因麻醉的59例患者记为B组。结果:在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以及运动阻滞的起效、维持时间四个方面,A组患者与B组患者比对无明显的区别(P>0.05)。此外,A组患者与B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在手术前后比对也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与甲磺酸罗哌卡因两种麻醉药物在硬膜外麻醉中应用后的效果是相似的。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甲磺酸罗哌卡因盐酸罗哌卡因

【中图分类号】R9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0-0164-02

硬膜外麻醉是外科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同时良好的麻醉也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因此选取安全、可靠的麻醉药物是至关重要的。盐酸罗哌卡因在临床已应用了较长的时间,因其效果理想、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及毒性反应较低而得以普及。甲磺酸罗哌卡是我国自产的一种新型的麻醉药物,相比盐酸罗哌卡因其仅在化学结构上出现了甲磺酸根的改变[1]。为了解上述两种麻醉药物的麻醉效果,笔者此次采取了分组对比的形式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117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患者手术类型包括了下腹部手术、妇科手术以及下肢手术;患者的麻醉形式均为硬膜外麻醉,分级均为I级到II级之间。按照麻醉药物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其中实施盐酸罗哌卡因麻醉的58例患者记为A组,该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7例、女性患者有21例;患者的年龄从24岁到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3岁;患者的体重从48.5公斤到78公斤不等,平均体重为69.6公斤。将其中实施甲磺酸罗哌卡因麻醉的59例患者记为B组,该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8例、女性患者有21例;患者的年龄从23岁到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岁;患者的体重从49公斤到76公斤不等,平均体重为68.4公斤。在上述内容上,A组患者与B组患者比对,无明显的区别(P>0.05)。

1.2麻醉措施:首先对两组患者建立全面的监测,并建立静脉通道。之后于患者的L2至L3椎间之间应用18号针进行穿刺,针刺进入硬膜外腔后向头侧置管3cm。回抽,若无血性液体及脑脊液则应用5ml1%利多卡因进行5分钟的观察,待确定药物未进入血管、蛛网膜下腔后注射麻醉药物。A组患者注射盐酸罗哌卡因、B组患者注射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剂量均为15ml,并应用针刺法判断患者的麻醉平面。待麻醉平面达到T8后即可开始手术,在手术实施过程中,每半小时对患者追加药物5ml,对出现血压大幅度降低的患者可追缴10mg左右的麻黄碱静脉注射治疗。

1.3观察项目及统计学处理:对A组、B组患者的感觉及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进行测定,其中感觉阻滞由药物注射完毕后开始,应用针刺法每隔5分钟进行一次测定;运动阻滞应用改良后的Bromage评分进行,分值有零分到3分不等,分值越大表示运动阻滞越强。此外,分别于手术前后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进行实验室检测。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2.6对上述检测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均数以(x-±S)表示,应用t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在感觉及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方面,A组患者与B组患者比对无明显的区别(P>0.05),详见表1。

表1:表示在感觉及运动的起效、维持时间方面组间的比对情况(x-±S)

3讨论

麻醉是协助外科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因此选择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形式及麻醉药物是至关重要的。此次我院研究的两种麻醉药物均为罗哌卡因药物,罗哌卡因药物作为新型的长效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其兼具了麻醉、镇痛两种效果[2]。此外,该种药物作用于患者机体后,其对患者的中枢神经及心血管系统也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其安全性较好。基于上述两点,该种药物得以在临床广泛开展[3]。

盐酸罗哌卡因在临床上已应用了较久的时间,长久以来临床证明,该种麻醉药物的实施可以获取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甲磺酸罗哌卡因是我国自产的一种麻醉药物,其相比盐酸罗哌卡因,仅仅是在化学结构上由甲磺酸根替代了盐酸根,但研究显示,二者的药物效果、药理学以及药代动力学均极度的相似[4]。为探析上述两种药物在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此次我院采用了分组对比的方式对上述两种药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维持时间方面比对,并无明显的区别;在肝肾功能术前、术后的指标方面,两组患者对比,也无明显的区别。此外,两组患者在整个麻醉过程中也仅出现个别恶心、低血压患者,但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而这些不良反应也是局麻常见的情况[5]。因此,可以说明上述两种麻醉都具有较佳的安全性。

结合此次研究结果,笔者认为,盐酸罗哌卡因与甲磺酸罗哌卡在硬膜外麻醉中应用后,两者的麻醉效果及麻醉安全并无明显的区别。

参考文献

[1]褚淑娟,张小洺,姚尚龙.硬膜外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吗啡应用于妇科术后镇痛的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422-423.

[2]王少华,艾登斌,刘振胜,等.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8):693-694.

[3]岳建英,许力.相同浓度的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硬膜外腔给药用于剖宫产术时效性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742-744.

[4]徐建青,朱波.手术患者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效果[J].中华麻醉杂志,2005,25:624-625.

[5]薛晓东,张晋东,夏舒萌,等.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