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张英

张英(扶沟县中医院河南扶沟461300)

【摘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和丁咯地尔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4列患者随即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和丁咯地尔注射液,并在48小时后开始康复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前及治疗30天后进行疗效评分,运用Fugl-mef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ferAssessment,FMA)评定偏瘫侧的肢体运动功能;运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BarthelIndex,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地促进脑梗死患者恢复健康,对其提高生活质量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关键词】脑梗死补阳还五汤丁咯地尔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279-02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和脑软化。其发病急骤,变化迅速,是目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和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64例脑梗死病例全部经头颅CT或MRI证实,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血管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的诊断标准[1]。将64例脑梗死患者随即分成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51~82岁,平均67.5岁;均为发病3小时至2天内住院治疗,平均1.7天;伴意识障碍19例,尿失禁21例,失语22例,偏瘫21例,偏身感觉障碍26例。对照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52~80岁,平均66.9岁;均于发病3小时至2天内住院治疗,平均1.8天;伴随意识障碍18例,尿失禁22例,失语19例,偏瘫17例,偏身感觉障碍27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2治疗与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

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均予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并根据病情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预防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规范护理等。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同上)基础上,中药以补阳还五汤并用丁咯地尔注射液0.2加入0.9%NS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5天。补阳还五汤组方:生黄芪60g,当归12g,赤芍15g,地龙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2g,何首乌25g,牛膝15g,半夏15g,桂枝6g。肝阳上亢,风火上扰者,加钩藤30g,菊花15g;痰蒙清窍者加天麻15g,石菖蒲20g,胆南星10g;痰热腑实者,加生大黄10g(后下),枳实10g;气虚血瘀者加党参30g,鸡血藤30g。水服,每日1剂,每日3次,每次100mL。在发病48小时后即进行康复治疗。

2.2观察方法

所以患者均予治疗前及治疗30天进行疗效评分,以简单式Fugl-Mefer运动功能评分指数(FMA)[2]评定偏瘫侧的肢体运动功能,以改良Barthel指数(MBI)[3]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3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3结果

两组FMA,MBI评分比较见表1。

表1两组FMA,MBI评分比较(x-±s)

组别列数FMAMBI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3224.3±14.743.2±14.6*43.2±21.557.4±19.2

治疗组3223.5±14.656.1±13.4*△43.1±17.374.8±14.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讨论

目前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仍以溶栓剂促进血管再通作为临床首选(发病后3~6小时内),使早期闭塞的动脉再通,恢复血供,尽量挽救神经功能。但大多数患者发病后到医院就医时已超过6小时,错过了最佳溶栓时间窗,只能采取抗血小板聚集、促进微循环、清穿自由基、脑保护等保守和支持治疗。中医学上其属“中风”范畴,多为年老体衰,正气不足,情志不遂,五志过极,饮食不节,气候突变等致病因素作用下,腑脏气血阴阳失调,气血逆乱,风、火、痰、瘀、虚相互交错,横穿经络,上蒙清窍,闭阻脑络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其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偏胜,气血逆乱,痰瘀闭阻。病位在“脑”,本属虚标实及虚实夹杂之症,病本在“虚”,其标在“痰”、在“瘀”。故益气活血、熄风、化痰通络、补益肝肾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补阳还五汤方中,黄芪益气通脉,固护卫阳:当归、地龙、川芎、桃仁、红花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填益真阴;牛膝补益肝肾,饮血下行;地龙通经活络;半夏化痰降浊,少佐桂枝温通经脉,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少量桂枝有调畅气机作用,使三焦气机得以通畅,全身阳气得以振奋。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补益肝肾、化痰通络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补阳还五汤抑制凝血因子、血小板和毛细管功能,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能显著降低血瘀模型大鼠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以及血清化黏度。从而有效的改善血液的浓、黏、凝、聚,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4],是治疗缺血性中风公认的有效方剂。

丁咯地尔是具有应用前景的几种血管扩张剂之一,通过竞争性抑制α—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动性,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5]。能有效改善受损的脑血管微循环的血液灌注,降低脑血管的外周阻力,从而达到抢救缺血半暗区,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脑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的自理功能。因此中西结合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王强,李铁山.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75.

[3]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107

[4]韩刚,许钒.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26(1):33.

[5]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75—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