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例HIV职业暴露情况分析

/ 1

58例HIV职业暴露情况分析

罗雪文

罗雪文(布拖县人民医院四川凉山616350)

【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101-02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毒(HIV)感染人数的增加,艾滋病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的人数也逐渐增加。为了避免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发生,分析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原因、方式及危险性,探讨防治措施十分必要,现将布拖县人民医院2006年10月~20013年8月所发生的58例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情况分析如下。

1资料来源

布拖县人民医院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心,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2暴露情况

2.1暴露人员一般情况58例HIV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女性43例(74.1%),男性15例(25.9%)。内科医师5例(8.6%),检验师例10例(17.2%),妇产科医师9例(15.5%),外科医师4例(6.9%),护士30例(51.7%),其中内科护士13例(43.3%),外科护士6例(20.0%),妇产科护士7例(23.3%),手术室护士2例(6.7%),供应室护士2例(6.7%)。

2.2暴露具体情况暴露途径:针刺伤(手部)38例(65.5%);眼结膜暴露4例(6.9%);完整的皮肤暴露12例(20.9%);有损伤的皮肤暴露4例(6.9%)。暴露源:暴露源为血液48例(82.8%),羊水6例(10.3%),腹水2例(3.4%),脓液2例(3.4%)。49例(84.5%)为事前确认HIV阳性,5例(8.6%)为事后确认HIV阳性,4例(6.9%)暴露源情况不明。35例(60.3%)为有症状的艾滋病(AIDS)病人,19例(32.8%)为HIV感染者。58例均未做CD4细胞和病毒载量检测。暴露时间:针刺伤和眼结膜暴露时间均小于3分钟;手足皮肤暴露大于3分钟。暴露程度:一级暴露11例(19.0%),二级暴露例39例(67.2%),三级暴露8例(13.8%)。

3暴露后的处理

38例针刺伤人员对暴露部位进行了紧急处理:挤压伤口出血(32例挤出了伤口血液,占84.2%)后,清水冲洗10——20分钟,再用70%的酒精消毒;4例眼睛溅入羊水,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10分钟;16例皮肤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用水和肥皂水冲洗10分钟后,再用70%的酒精消毒。58例中有36例(62.1%)进行了预防性服药,2小时内服药30例(83.3%),其中服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28例(77.8%),服AZT+3TC+克力芝(LPV/r)8例(22.2%)。全程服药28天的29例(80.6%)。分别于暴露后立即、4周、8周、12周、6个月检测HIV抗体。

4结果

58例艾滋病毒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至今未发现HIV抗体阳性。

5讨论

卫生保健人员在职业工作中与HIV感染者的血液、组织或其他体液接触具有感染HIV的危险。被HIV污染的针具刺伤后,HIV感染概率为0.33%,黏膜表面暴露的感染概率为0.09%,经不完整皮肤暴露的危险度不明确。虽然HIV职业暴露的概率低,但是职业暴露一旦发生HIV感染,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及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后果非常严重。针刺伤是我院HIV职业暴露的主要方式,占65.5%,主要是医务人员在做静脉穿刺过程中不小心和处理使用过的针头不当所致。皮肤黏膜被血液、体液污染占34.5%,主要是医务人员未戴防护眼镜、未穿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所致。皮肤完整无损一般认为没有感染HIV的危险,但是,如果暴露于污染血液,且大计量的暴露,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传染HIV的危险性。对58例HIV职业暴露的分析发现,医务人员对HIV职业暴露认识还不够,防护意识差,因此,加强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培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是尽量减少或杜绝职业暴露发生的关键,在有HIV感染的地区,将每一个接触的患者都当作HIV感染者来防护。HIV暴露发生后,紧急伤口处理和预防服药对减少暴露后发生感染非常重要,暴露后立即开始预防性服药,最好在暴露后1~2小时内。虽然动物实验显示,预防用药时间大于24~36小时之后再进行预防性服药可能已无效,但还不确定对人类无效,对感染危险性很高的暴露者,即使时间很长,也应该考虑预防性服药。暴露源不明时,通常不进行预防服药,但对有可能暴露于HIV感染者时采取基本用药方案预防。58例暴露人员在发生暴露后都进行了伤口处理,但预防性服药的只有36例,占62.1%,全程服药28天的只有29例占80.6%。因此医疗各单位要制定HIV职业暴露后的应急预案,使每一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都能正确的处理伤口,尽快评估暴露情况,确定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的严重程度,保证每一位发生职业暴露又需要服药的医务人员都能及时,全程服药,减少暴露后HIV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J]中华传染病学杂志,2011,29(10):638-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