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策略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策略的研究

贺文联

贺文联(河南省商水县袁老第一初级中学河南商水466100)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06-215-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打工成了大量农民改善生活条件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由于受经济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大批农民在进城的同时只能将孩子托给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抚养,这就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这些儿童由于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

一、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成绩较差。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过低,留守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没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学习缺乏主动性。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缺乏硬性约束,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而留守学生则认为反正毕业之后学技术,去打工,照样赚大钱,成绩无所谓;有的认为是为了父母才被迫呆在学校的。

二、情感缺失,不良情绪经常困扰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研究表明,亲子抚养比隔代抚养和寄养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同时,根据调查和座谈的情况,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龄越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需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

三、自卑、冷漠、孤僻,不善于交流,盲目自我由于缺乏父母关爱,交流渠道不畅,留守儿童难以向外界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闭、孤僻的心理;而部分学生因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严重的失落心理,他们在行为上常表现为不愿与人交往,上课不喜欢回答问题,课后不愿参加各种活动,不合群,办事独来独往,与别人格格不入,人际关系极差,性格抑郁,心理承受力低;即便是与教师交往也显得生疏,对教师的关怀不易接受,甚至抱怀疑态度;很少和同学一起玩耍、游戏。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的缺失⑴、缺乏父慈母爱⑵、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管教2、学校教育不到位当前不少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班级过大,留守儿童在学校很难得到学习以外的关怀。而初中学校及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主要是从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日常行为两个方面。关注较多的是优生和差生两个群体,而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尚未进入教师关注的主体视野,成为教育管理的空档与盲区。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无心学习,极易烦躁,自暴自弃,经不起挫折打击,遇事不冷静,缺乏自信,内心空虚无聊,逃学、泡网吧、喝酒。有的甚至与社会闲散人员勾结,打架、偷盗、抢劫等。由于得不到学校和老师的及时辅助和矫正,留守儿童的各类心理问题日趋严重。3、学生自身素质差⑴、自我调控能力差自控能力差的留守儿童比自控能力强或者一般的留守儿童在情绪、情感、学习心态和行为方面更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4、社会不良现象影响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刻不容缓的重大问题,也是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要求。

根据对我校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探索出适合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找到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和有效的教育途径。为全省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为农村基础教育研究打开一个新的突破口,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和谐新农村社会的构建。

(一)、完善家庭教育,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家庭,在于父母。因此,要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很多时候,孩子的需要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父母应转变心态,更多地注重与子女的感情交流和心理沟通,从精神上关心子女的发展。要建立亲子沟通的渠道。外出务工的父母应该每个月与子女就读的学校老师联系,与监护人保持经常联系,掌握孩子的动态,了解子女的心理状况,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其进行及时地引导和教育;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让孩子感到父母虽在异地,但父母的爱随时陪伴着他们。外出务工的父母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节假日,回家探亲。若不能回家,可以在节假日把孩子接到打工地,与父母同住,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既增加亲情,增加知识,也可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又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二、加强学校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因此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针对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改进:

1.建立留守儿童辅导档案

为了便于系统地探讨这部分留守儿童家庭和学校教育结合规律,学校要建立关心留守儿童工作的组织,各班班主任建立辅导档案,将这部分孩子状况:儿童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父母姓名,外出时间,外出地点,工作方式,临时监护人姓名,与儿童关系,联系方式,要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和监护人、托管人联系制度,详细记载这些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托管人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记录他们的思想、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等个人情况,使教师能有针对性地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开设亲情电话,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公开校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电话号码,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间地联系交流。

2、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谋远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给教师的建议》)心理辅导师和各班主任关心留守儿童,有责任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使其快乐成长。学校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心理咨询,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通过个别咨询,对个体进行指导,对症下药,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教师要有意识的教给留守儿童,心理保健的方法,如:转移法、宣泄法、自我暗示法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自我心理调节,使其心理趋于稳定和平衡。另外,班主任教师还要培养留守儿童的心理调适能力,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使其正确面对现实,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以及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能够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克服自卑、疑虑等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自尊心,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提高意志力。鼓励留守儿童正确面对眼前的挫折,敢于面对,敢于挑战,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

3、建立教师“代管家长制”。做好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教育和管理,为外出务工农民解决后顾之忧;学校要以班主任为留守儿童的代管负责人,义务代管,代管到人。“代管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父母的角色,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多了一些嘘寒问暖,在学习上多了一些帮助辅导,在情感上多了一些交流慰藉,使家庭职能缺位的孩子有了较好的教育补偿,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空间。

4、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参与,齐抓共管。动员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中来,组织他们深入留守家庭开展帮扶活动,使留守儿童“心有人爱,难有人帮”;有条件的村也可利用村活动室开展一些集娱乐和教育为一体的活动,使留守儿童有地方活动、娱乐,改变单调的生活,引导这些孩子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加强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严厉打击传播不良音像制品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学教育学》.班华,主编.

[2]《个性心理学》.孔克勤,叶奕乾,杨秀君,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