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原因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老年住院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原因及护理

王群

云南保山市昌宁县人民医院6781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老年住院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原因,总结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老年住院患者体位性低血压诱发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老年住院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老年患者生理变化、静脉回流机能变化、药物因素以及血容量等,针对相应诱发因素,从患者体位护理、用药干预、排便护理以及血液监测等方面制定干预措施。结论: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当根据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病因;护理干预

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患者体位突然改变时导致心血管反射无法维持正常血压而诱发的一种现象,极易引起患者发生跌倒、骨折以及晕厥等不良事件,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1]。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深,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合并有心血管疾病以及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极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2]。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原因较复杂,是老年人出现昏厥及跌倒的危险因素,因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此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其发病原因,总结相应干预措施。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4例,女性56例,患者年龄分布在64-85岁,平均年龄为(71.4±2.6)岁;其中有100例合并患有高血压,95例合并患有冠心病,76例合并患有糖尿病,45例合并患有帕金森疾病,57例合并患有脑血管病;所有患者相比于平卧位,在直立3分钟以后患者收缩压将会下降20mmHg或是舒张压将会下降10mmHg,并伴有头晕及晕厥等症状。

1.2方法

有70%的患者服用降压药物,45%的患者服用降糖药物,85%的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40%的患者服用Parkinson病药物,包括左旋多巴与美多巴等,15%的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物,45%的患者服用利尿剂,30%的患者服用抗凝药物,75%的患者服用硝酸酯类药物。调查导致老年住院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分析这类患者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并探讨实施的效果,并落实到之后的护理工作中。

1.3结果

120例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在及时诊断与针对性护理后均排除低血压风险。

2护理方法

2.1体位性低血压的病因分析

(1)老年患者生理性变化

当机体从平卧位向直立位变化时,将会有500-700毫升的血量在人体下肢、脏器以及肺循环进行储存,引起心脏回血量下降,心脏血液排出量减少,将最终会对心肺主动脉以及颈部压力的感受器反射产生影响。人体自律神经功能将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同时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降低,相应调节反应下降,导致血压无法正常维持。

(2)静脉回流的机能出现障碍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如果同时患有血栓性静脉炎以及下肢静脉曲张,将会可能会由于静脉代偿能力降低而导致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血液在下肢淤积,导致回心血量降低。也有一部分老年患者由于长时间的卧床而致使其下肢肌肉变得松弛,在体位发生改变时,其下肢肌肉无法正常收缩,相应回心血量也将不会增加。

(3)药物因素

临床医学研究表明,老年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与其服用降压药物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此类药物包括利尿剂以及各类型受体阻滞剂等。另外,老年患者通常并发不同类型的疾病,因而在服用降压药物时经常会同时服用其他类型的药物,一些药物诸如硝酸酯类、抗抑郁类以及抗震颤麻痹类药物等,这些药物的服用将会导致循环血容量降低,引起外周血管血量的增加以及心排出量降低。

(4)血容量方面

老年患者由于进食量与进液量减少,导致血容量下降,会引起低度脱水的症状。在进餐后对食物进行消化以及在热水浴时会导致周围血管发生扩张,都可能会由于重新分布而引起血容量降低,导致机体静脉的回心血量下降。

2.2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在体位改变时诱发体位性低血压,将会引起患者发生跌倒、骨折以及意识丧失等威胁患者健康的事件,严重的可能会引起原发性心脏病。因而对老年患者给予必要的临床护理干预,将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加强入院评估,在入院时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地询问,结合各项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年龄、营养状况,药物用于、活动是否受限等确立患者的护理重点。(2)对患者进行知识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体位性低血压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的诱因与症状表现,让患者了解其发生的风险因素,说明预防与处理方法。(3)选择适当的卧位:老年患者在卧床时应当保持头高较低的姿势,使头部比下肢稍高,将有助于肾上腺素的分泌,刺激机体神经系统。在摇高床头时应保证动作轻缓,避免患者头部的快速上升。尽可能的不让患者在白天平卧以及下肢低位姿势休息。(4)注意患者体位的变化:指导患者在变换体位时应当动作轻缓,在床上坐起以及下地时,不要突然过快以及过猛用力,应先将四肢进行活动,然后再缓慢站起。另外,各种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如弯腰时绝不能一弯到地面,或在弯腰后立即起立。坐位时宜选用高椅子,可减少体位改变时低血压的发生。(5)服药干预:患者服药时应保持坐位,向患者讲述用药注意事项及药物的作用与可能的不良反应。服用降压药物应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叮嘱对于老年患者在联合服用降压药物时的剂量,不要过快的降压,密切注意患者体征状况,及时向主治医生反映患者血压变化。(6)排便护理:便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将会引起长时间的蹲踞位及坐位,而在突然站立时极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因而,应当避免患者出现便秘,最大限度的降低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7)监测患者血压变化:患者血压变化在对其体位性低血压是重要的监测指标,护理人员应当随时对老年患者进行体位性低血压评估,对于高危患者应当定期进行卧、立位的血压测量,分析卧立位血压之间的差异。(8)体位性低血压相应处理:老年患者若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对于症状较轻的应当立即要求患者保持坐位及卧位休息,并对其血压状况进行监测;症状较重的应当立即保持头低足高位,松开患者衣领,施以低流量吸氧,并通知主治医生实施对症处理[3]。

3体会

体位性低血压将会导致老年患者发生跌倒、骨折、昏厥等不良事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因而应当对老年患者,尤其是体位性低血压高位人群给予必要的预防和重视[4]。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时应依据老年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诱发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老年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爱霞.住院老年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原因分析护理及健康教育[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2):189-189.

[2]沈英梅.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浅析[J].当代医学,2012,11-30(34):116-117.

[3]田秋月.老年住院患者体位性低血压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8):220-220.

[4]曾玉艳,林剑芝.老年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药前沿,2014(14):296-296.

作者简介:王群出生1963年7月24号。籍惯,云南昌宁,汉族。职称,副主任护师,学历大专从事内科护理外科护理传染科护理门诊护理眼耳鼻喉科护理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