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的构思想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2

演员的构思想象

王齐

我认为演员应该像一个聪明能干、技艺高超的锁匠。掌握着一把能开启人物心灵的金钥匙。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深入到人物的心灵中去。窥探人物的全部隐秘,感受到那心灵的颤抖、脉搏的跳动和热血的奔流。

演员也应该像一个熟练勤奋的摄影师,随时举起手中的机器.为心中孕育着的角色录像,不断地摄下他的音容笑貌和行为举止,使这个模糊的形象逐渐清晰。从抽象到具体,由单一到丰满,由平面到立体,由静到动地站起来、活起来。

演员还应该像一个爱挑剔的观众。时常通过脑海里的放映机放映出构思的角色的活动画面,认真细致地琢磨角色的发音是否健康。并客观地检验自己创造的角色形象是否真实,是否准确,是否优美和完整丰满。

这把金钥匙.这部永不休止的摄像机和放映机。就是演员必须培养的想象力。

演员是为了创造真实、鲜明、优美和有着独特性格特征的艺术形象而存在的。一个优秀演员,如何让剧作者笔下的文学形象——对演员来说是陌生的形象变成自己熟悉的人物,使自己过渡到角色,又如何使自己像角色一样在规定情境中生活。并使角色在观众面前活起来呢?

想象的源泉是丰富的生活素材和深厚的生活积累。演员创造的舞台人物形象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演员头脑中的反映。演员应该像海绵吸水那样。大量地吸取从生活中获得的一切影像与感受。作为想象的原料和基点。

人物想象的内容因人而异.在想象过程中,有时会引起自身的情绪等心理和生理的变化。

我在童年时代。曾经有这样的体验。

深夜风啸。我独自在一间旧屋里睡觉。突然惊醒,眼前一片漆黑,很害怕。忽听“砰”的一声.我被吓得赶紧闭上眼睛,似乎是小偷来了,又闻“沙沙”之声,接着“呀”的一声响,我仿佛看见小偷在撬窗户;“扑”的一声。像小偷已经跳到屋里来了??我使劲屏住呼吸,浑身是汗,心乱跳。响声不断进入耳朵里。感到小偷正走过我的床边。到了垒起的箱子前,打开了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很久以后,又听到细微的脚步向门边走去;门开了。脚步声渐远,这时我才深深地吐了一口气,心也平静下来.因为我确信小偷已走掉了,我极度紧张之后,疲倦了,又渐渐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后我连忙察看屋里。箱子却和以前一样放在

原处。家里也没有发现失窃。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想象跟自己开了个小小的玩笑。屋里的那种声音原来是老鼠在黑暗的夜间发出的,连同起伏的风声,汇成外界给我的刺激,作用于}:的听觉器官,正因为我把这种声音刺激与黑夜联系起来思索,就开始有点紧张了。紧张什么呢?起初是模模糊糊的,但由于黑暗中不断传出声音。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就开始了想象,把各种声音联想到往日听到过的许多小偷撬窗入室偷窃的事,就无中生有地判断小偷来了,并信以为真。由于我当时的这种信念很强烈,竟使自己完全陷入了恐怖气氛之中.从而引起了生理上的呼吸不畅和心跳加剧等变化。这就是以往积累起来的生活感受在某种客观刺激之下所展开的想象产生的微妙效果。

以上的例子表明,生活中人们通过自己的想象主观地造成感觉并信以为真的现象是存在的,也可以说是大量存在的,可以使事实上不存在的事情,通过自己的想象变得仿佛存在的,这种感觉促使自身的生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一类想象活动,属于受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随意的想象,没有既定的目标,只随着人们的思绪变化而游动,但它还是受着自己主观的生活经验和记忆的启发、影响的。

演员也需要这样的想象,但演员在创造角色形象时展开的想象,是有意向和目标的,非随意的,创造性的,而且想象的材料不仅限于自己在生活中直接的感知,更多的是来自于间接获得的素材。因为演员可能扮演古今中外、天上人间、形形色色的角色,但他却不可能事事都经历过。

演员为创造角色而产生的想象,与现实生活中那种随意的想象毕竟有所区别:首先是演员想象的角色生活不应该漫无边际,一开始就要沿着由剧本规定的,特别是由台词具体确定了的路线,有目的地展开,继而不断深入;其次演员通过丰富的想象,不仅要使规定情境具体化,而且要尽可能地想象到角色在戏中的一切内心活动和行动情态,透过自己所想象的一切,去感受体验,感觉到人物在自己身上的存在。

演员要获得角色的感觉必须像在生活中一样展开一系列的想象,借助丰富的想象才能一步一步地接近角色,进而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思路。演员总是首先想到了,而后才有可能把它演出来。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优秀演员在演出中,出其不意地给角色画龙点睛的表演。冒出闪光的火花,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灵感”吧。灵感似乎偶然出现。实际是大量创造性想象积累的结果。

角色生活的环境对行动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演员必须构思和想象角色所处的生活环境。演员在舞台上,应该像在生活中感受客观世界的刺激一样,通过创造性的想象去感受规定情境的刺激,这样才能在自己身上激起相应的心理反应,而后形成身体感受和行动的欲念。

演员的想象活跃了,自然就不满足于“大陆化”的表演。想象能促使演员塑造色彩丰满的形象,体验角色复杂的心理状态,理清人物的情绪变化,不致演糊涂戏。想象丰富了,还能促使演员以角色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进行思考判断,就像熟知自己一样,准确地把握人物的一切。诚然,演员对角色的形象并非一下子就能捕捉到,要有一个从点到线、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开始也许是一个若即若离的影子,可能只有人物的一双眼睛或一个鼻子,之后再逐步增加而遍及全身。

人们经常议论演员创作上的“熟能生巧”问题。有的人主张通过认真练习角色的一些外部动作表情、眼神、手势和步态等途径,达到“熟”就能“生巧”。我却认为仅仅做这些练习,反而容易使表演陷入刻板和机械。因为离开了对人物及其所处环境的深刻了解和感受,单纯地去练习,就必然会束缚演员的想象力和体验。走上舞台让自己的一招一式都按照预先练熟的去做,哪能不做的机械和刻板?即使我们有时模仿某人,真正模仿得惟妙惟肖的,绝不会仅仅是动作,而是抓住了此人的神态,抓住了神态,才表现出这个人的特征。不过,对于与自己生活距离较远的角色,有时也需要做一些举态、礼节和形体的练习,但又不可像做体操般孤立地进行,而应该在想象的基础上,内外统一,抓住角色的某一个心理动作,在假定的情境中有感觉地进行,使这些外部动作变成为完成一项任务而采取的积极行动演员在进入排练阶段,要加深对角色的情感体验,舞台情感正是演员对所想象角色的情感进行体验的结果。

总之,演员接受了扮演一个角色的任务,构思时必须发挥想象力,到排练时也要展开想象,直至在每一场演出中都要有丰富的想象,才有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