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析

王付才

王付才(河南省林州市东姚卫生院456573)

【中图分类号】R4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6-0178-02

【摘要】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重要文件来规范各个地区医院卫生所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规范医疗行为和确实保障对患者用药的绝对安全,另外还需要注意尽量的减少细菌的耐药性。各级医院需要不断提高病原学的诊断水平,重视对于临床微生物的检验,同时需要及时报告细菌药敏实验结果,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抗菌药物依据。本问将简要对微生物检验以及细菌的耐药性进行阐述。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细菌耐药性检测分析

细菌的耐药性指的是细菌对于抗菌药物的耐受性,细菌如果具有了耐药性,就对抗菌药物的化疗作用有所抵抗,药物作用就会出现明显降低的情况。出现这种原因的可能性有两种,一种是获得耐药性,另一种是天然耐药性[1]。细菌的某一种类型会具有天然耐药性,这是由细菌自身的染色体的基因所决定的,并且会代代相传不能再改变。例如: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天然耐药;肠道G-杆菌对青霉素天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多数抗生素均不敏感。这样的细菌在面对抗菌类药物时就能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从而使得其能够大量的繁殖,慢慢就替代了被抗菌药物杀灭的敏感细菌。长此以往,细菌慢慢就对这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会渐渐的提升。所以在选择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要谨慎的合理使用以及不断加强对微生物的检验工作。而获得性耐压性是在细菌与抗生素相接触之后因为质粒的介导,从而改变了固有的代谢,这样就能够逃过抗菌药物的灭杀[2]。

1建立有效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1.1建立相关科室临床微生物实验和与其他不同,实验室其应该具有相对专业性的特殊要求。一般需要有标本接受及接种室、细菌分离鉴定室、培养基配制室、无菌室以及消毒灭菌室等等。

1.2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在实验室的几个特殊室需要配置相关的生物安全柜以及超净工作台。全方位的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再者,需要避免毒株的不慎泄露至外环境从而污染到社会的环境。

2配备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

在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的人员需要有很高的职业道德操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其次,工作人员需要有很专业的相关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培训。再者,还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总结经验,不断进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3建立健全正确微生物培养和分离等技术并且规范实验相关条件

3.1细菌的接种和分离鉴定在进行标本的接种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来进行。目前通过国家卫生部批准下发的文件《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操作规范》已经正在出版,所以应当按照这一规范文件严格落实执行。

3.2细菌药敏实验微生物实验室中应当配置自动化仪器检测仪,这种检测仪能够自动报出敏感度、耐药性以及MIC。其优点是速度快,准确性比较高。纸片琼脂扩散法的操作简单,并且价格便宜,适合在基层普通的微生物实验室中使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细菌。E实验是比较直接的定量实验,其主要采用的是将稀释法和扩散法相结合的方法。

3.3细菌耐药性检测在实验室进行β-内酰胺酶实验,其中细菌种类包括:肠球菌、流感嗜血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等[3]。另外,进行超光谱β-内酰胺酶实验以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头孢菌素酶的检测等等。

3.4检测结果报告实验室检验细菌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实验人员在送检标本之后大多心情急切,想早点知晓细菌检测的结果。所以需要在实验室中建立有效的检验分级报告制度,如果分离到了细菌之后可以首先报告细菌呈现阳性,在将涂片染色报告检验出的细菌。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原始标本中应当直接涂片进行镜检,从而能够选取比较合适的培养基。再区分合格与不合格的标本,在发现病原体之后尽快治疗疾病。

4建立健全内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一种在微生物实验过程中保证实验结果同时反映客观现实情况的程序。其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室内质量控制,另一种是室内质量控制评价。前者是由实验室内部规定法则而制定的,其是实验质量的保证,需要研究人员严格落实实施。其内容包括了很多,有研究人员和组织管理体系、培养基、染色液等等。实验过程中在标本的采集这一环节需要严格的执行相关的规定和方法,其细微的差错都将导致检验的结果不准确。所以需要在采集和转运的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方法。在验收时也需要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方法。如果出现不合格的样本,需要在知晓原因的情况下重新要求发送[4]。

5加强同临床的交流

现阶段在我国微生物的研究检验人员同临床医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还是比较少的。适当的加强两者之间的交流能够有效的促进受感染患者的正确诊断和降低感染率。不少的实例证明细菌的检测结果与临床上的治疗效果的结论,两者之间是可能出现比较大的出入的,甚至会出现敏感药无效但是在临床上使用这一药物的时候却是有效的情况发生。这样就会值得对细菌的判断不准甚至无法检验出。所以需要检验人员同临床医师相互交流和沟通,高效解决细菌感染问题。

6小结

对于抗菌药物的规范和安全使用管理,需要广大各级微生物研究检验人员建立健全和完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加强检验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并且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制定并落实相关规定条例,规范实验室中的操作方法,不断提高微生物鉴定技术,进一步做好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为微生物检验以及细菌耐药性的检测水平的提高作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卓然.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8~541.

[2]王明贵.努力提高细菌性感染的诊治水平[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977~978.

[3]陈民均,俞云松,王辉,等.改进药敏折点标准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565~568.

[4]PottumarthyS,DeshpanceLM,SaderHS,etal.Re-evaluationofcefepimeMICanddiskdiffusiontestZonrdiameterrelationshipforaworldcollectionofEnterobacteriaceaeenrichedforESBL-Producingorganisms[J].DiagnMicrobiolinfectDis,2005,5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