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肌瘤全子宫切除术26例手术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宫颈肌瘤全子宫切除术26例手术体会

张凤梅

张凤梅(普兰店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大连116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6例宫颈肌瘤患者实施全子宫切除术。结果:确诊的26例宫颈肌瘤患者均成功进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无1例发生周围脏器损伤,术后随访2个月,切口均愈合良好。结论:采用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肌瘤,优点明显,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宫颈肌瘤全子宫切除

【中图分类号】R71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238-02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nalysisof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oftotalhysterectomytotreatcervicalmyoma.Methods:inMay2011-2011inourhospitalonMay26casesofcervicalmyomaoftheimplementationoftotalhysterectomy.Results:thediagnosisof26casesofcervicalmyomaweresuccessfulcompletehysterectomy,shorteroperationtime,lessbloodloss,noperipheralviscerainjuryin1case,postoperativefollow-up2months,incisionwerehealedwell.Conclusion:thetotalhysterectomytotreatcervicalmyoma,obviousadvantages,idealeffect,worthclinicalpromotionuse.

【keywords】cervicalmyomaTotalhysterectomy

宫颈肌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肌瘤,现有统计显示其发生率约占子宫肌瘤的2.2%-8%。宫颈肌瘤在初期不易被发现,发现时瘤体一般较大,瘤体或是突向阴道内,或是充满盆腔,这时子宫两侧的盆腔解剖关系已经发生改变,给手术带来很大的难度[2]。我院对在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6例宫颈肌瘤患者采取全子宫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在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宫颈肌瘤患者中,有26例因瘤体较大、突向宫腔均采取了全子宫切除术。其中前壁型8例、后壁型5例、侧壁型7例、中央型型6例。所有患者均为已婚已育妇女,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42±1.2岁。

1.2临床特征宫颈肌瘤的重要临床症状是子宫出血、乳房胀痛、小腹部有隐痛、个别患者因肿瘤压迫输尿管导致肾盂积水,出现腰痛、白带增多、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等症状。妇科检查时可发现宫颈外口发生变形,宫颈局部有突出的子宫肌瘤结节或包块,包块活动度差,或者根本暴露不出宫颈。B超检查可用于辅助诊断,宫颈肌瘤B超表现为子宫下方相连的实质性低回声区包块,肿瘤较大时则占据整个盆腔。

1.3治疗方法26例宫颈肌瘤患者均采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具体操作为:(1)选择下腹部脐耻之间正中纵切口或旁正中纵切口,由于宫颈发生膨大,膀胱上移,切开腹膜时避免对膀胱造成损伤。(2)探查宫颈肌瘤的生长部位及分型,并分辨解剖关系。(3)对于中央型宫颈肌瘤,由于整个宫颈胀大使膀胱向上偏移,子宫体在宫颈肌瘤之上,如果术中先切开肿瘤假包膜进行流体分离,易出现出血多,术野模糊,盲目止血会对周围脏器造成损伤,因此处理这类病例时务必先分别处理两侧子宫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及卵巢固有韧带,向骶骨韧带方向剪开阔韧带后叶,寻找输尿管并分辨其走向,打开骨盆漏斗韧带,游离输尿管,再沿卵巢动静脉,向上下方延长切口暴露髂总动脉,轻轻剥开输尿管,找到髂内动脉,用7号丝线对髂内动脉进行双重结扎。(4)剪开膀胱子宫反折腹膜,下推膀胱,前壁型宫颈肌瘤,由于膀胱顶的位置相对较高,分离时特别注意避免损伤,当找到膀胱宫颈间隙时易于分离,后壁型宫颈肌瘤在打开阔韧带后叶时,处理骶骨韧带及子宫直肠反折腹膜并下推直肠,使肌瘤与周围组织充分游离,在宫颈肌瘤最突出部位纵形切开宫颈肌瘤假包膜及部分瘤体,钳夹并牵拉瘤体作钝性分离剥出肌瘤,此时由于因髂内动脉已结扎,剥离肿瘤时出血明显减少,可不必对子宫血管实行一一结扎,肌瘤剥出后盆腔解剖结构非常清晰,可依据常规的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手术。(5)恰当选择阴道穹窿切口,由于宫颈肌瘤,阴道上段过度扩张,瘤体下界低于穹窿部,应触摸穹窿游离处横形切开阴道前壁,沿穹窿环形剪开,尽可能保持阴道壁长度,切除全子宫。

2结果

26例宫颈肌瘤患者均成功进行全子宫切除,术后均进行病理检测,确诊为宫颈肌瘤。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2.6小时,最长3.8小时,最短1.5小时;手术出血量少,平均230ml,最多270ml,最少150ml,所有患者均无输血。所有患者中无一例发生输尿管、膀胱或直肠损伤。术后48小时拔掉尿管,7-10天均出院,随访两个月,切口愈合良好,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

3讨论

宫颈肌瘤是子宫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可以引起子宫异常出血、盆腔压迫症状及疼痛,对女性的生殖健康带来不利影响[3,4]。调查显示,由于宫颈肌瘤临床症状不明显,较小时不易发现,发现时一般瘤体较大,特别是巨大宫颈肌瘤,充满整个盆腔,手术时容易造成膀胱、输尿管损伤,因此手术难度和风险均增加。

目前,通过妇科检查发现有宫颈变形、异位,再结合B超检查及相关临床症状如白带异常、月经异常、尿频、排便困难等基本可以对宫颈肌瘤进行确认。本研究中,我们对26例宫颈肌瘤患者均实行全子宫切除术,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1)皮肤切口适中,尽量靠近切口上端切开腹膜,以免对膀胱造成损伤。(2)先对髂内动脉进行结扎再剥离肌瘤,目的是使术中出血量减少,与其他手术方式相比可减少400-600mL的出血量,并能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注意对暴露的输尿管进行保护。(3)剥离肌瘤,使盆腔解剖结构清晰,便于手术,避免盆腔脏器损伤。(4)高位切开阴道前壁,暴露穹窿部,并沿穹窿部环形切除子宫,避免过多的切除阴道而影响术后性生活。(5)手术结束前,仔细检查膀胱、输尿管及直肠是否有损伤,确认无误后关腹。

26例宫颈瘤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全子宫切除,无一例发生周围脏器损伤,且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商巧玲,贺延芳.宫颈肌瘤28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2):221-222.

[2]苏应宽,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07-108.

[3]张红霞.经腹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肌瘤56例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5):93.

[4]孙勤英,赵雨花,陈英.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80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1,7(2):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