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例疤痕子宫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102例疤痕子宫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观察

冯霞

冯霞

(江苏省苏州相城第二人民医院江苏苏州215143)

【摘要】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来我院收治的102例瘢痕子宫剖宫产的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剖宫产手术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新型剖宫产手术方式,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中出现粘连的患者有12例,粘连率为23.5%。对照组患者术中出现粘连的患者有30例,粘连率为58.8%,治疗组的粘连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剖宫产手术形式在治疗中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治疗效果明显,便于再次进行手术,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瘢痕子宫;新型剖宫产形式;传统剖宫产形式;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150-02

剖宫产是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窘迫、难产的主要解决途径,同时也是当前临床研究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近些年来剖宫产产妇的数量不断提升,导致瘢痕子宫的发生率居高不下。随着临床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治疗方式。手术治疗的形式具有术后疼痛感轻、美观性、愈合好的特点,要将该手术形式落实到实处,不断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来我院收治的102例瘢痕子宫剖宫产的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部分患者采用新型剖宫产手术形式,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来我院收治的102例瘢痕子宫剖宫产的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3~42岁,平均年龄(28.1±1.2)岁,孕周在33~40周,平均孕周(37.1±1.2)周。治疗组患者年龄在22~40岁,平均年龄(37.9±1.2)周。102例患者中98例患者为二次剖宫产,4例患者为三次剖宫产,两次剖宫产手术时间在1~9年,平均时间为(6.1±1.1)年。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及剖宫产次数方面无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1]。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剖宫产治疗形式,在下腹正中原疤痕处切除疤痕作一纵切口,逐层切开腹壁,进入腹腔后,针对有粘连的部位进行分离,松解,使其显示出子宫下段,于子宫下段分离子宫肌层约10cm,娩出胎儿后,依次对子宫全层、腹膜及膀胱返折腹膜、筋膜层进行连续缝合,皮下脂肪间断缝合、皮肤则采用间断褥式缝合。

治疗组采用新型剖宫产治疗形式,将原手术皮肤瘢痕切除,进入腹腔后,对粘连组织进行分离,在子宫浆肌层下段作一约2cm的横切口扩大切口至10cm将胎儿取出,连续锁边逢合子宫切口,不缝合腹膜和浆膜,分段操作结束后,对皮下脂肪及皮肤进行缝合[2]。

1.3疗效评断标准

重度:I级粘连,子宫下段切口处出现粘连情况。中度:出现Ⅱ级粘连情况,分离面比较粗糙,并且在分离过程中会出现出血的情况。无:患者患处不存在粘连情况,术后恢复良好。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0.0应用系统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为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结果见表一: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术中出现粘连的患者有12例,粘连率为23.5%。对照组患者术中出现粘连的患者有30例,粘连率为58.8%,治疗组的粘连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情况见表二:

表一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分析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min)

治疗组5158.6±5.18185.4±10.1318.6±2.14

对照组51102.1±12.5290.5±25.8042.3±5.26

P值—<0.05<0.05<0.05

X2—5.88.79.4

表二两组患者术中粘连情况比较分析

组别例数(n)重度(n)轻度(n)无(n)粘连率(%)

治疗组512103923.5

对照组515252158.8

P值————<0.05

X2————12.5

注明:粘连率指的是重度和轻度感染患者人数比例

3.讨论

剖宫产是当前临床研究中解决胎儿宫内窘迫和难产的重要方式,在临床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瘢痕妊娠是再次进行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增加的主要因素,由于患者子宫会出现收缩乏力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治疗不当则会增加术中出血量,甚至出现胎盘附着的现象[3]。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认识到剖宫产术的应用程序,针对患者实际临床表现确定治疗方式。瘢痕子宫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逐渐增加,必须减少传统剖宫产率的不利影响,不断对手术形式进行改进。新型手术治疗形式操作方式简单,切口恢复时间段,术后进行有效的治疗能促进肠道的恢复,减少子宫和膀胱粘连的发生几率。原有的剖宫产手术形式由于粘连程度比较高,增加了再次手术形式的时间。其次传统的治疗方式术后需要进行分层缝合,由于张力比较大,会出现不良安全隐患[4]。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术后应注意的事项,让患者保持积极的乐观态度,掌握注意事项,并将其落实到实处,不断提升自身生活质量。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中粘连率为23.5%。对照组患者术中,粘连率为58.8%,治疗组的粘连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新型剖宫产手术形式能减少临床不良反应,保证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对瘢痕子宫患者采用新型剖宫产手术形式能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术中粘连率,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庆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387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1,7(01):43-45.

[2]易晓芳.疤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因素与预防[J].航空航药,2010(3):341-342.

[3]杜复懃.新式剖宫产术中是否缝合腹膜对再次开腹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9(7):26-27.

[4]柏青,李寅.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盆底肌力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6):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