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比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比较分析

王飞波

(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宁波315192)

【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其中实验组实施缬沙坦治疗,对照组则实施贝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00%),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缬沙坦以及贝那普利治疗均可取得一定的价值,其中缬沙坦与贝那普利相比,疗效更优,安全性更好,值得应用。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缬沙坦;贝那普利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186-02

临床主要是将不明原因血压水平升高的高血压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的发生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同时其发生人群不断的年轻化,已经是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主要疾病之一[1]。高血压可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疾病症状,已经是肾、脑、心等脏器发生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2]。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为高血压患者实施治疗来促进其血压水平的改善,十分必要。贝那普利、缬沙坦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其中贝那普利是一种前体药物,缬沙坦是一种非前体药物。本文主要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的价值作分析,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其中实验组实施缬沙坦治疗,对照组则实施贝那普利治疗,50例为一组。

纳入标准:a.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b.可积极配合本次研究者。

排除标准:a.陈旧性或急性心肌梗死者;b.不稳定性心绞痛者;c.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d.严重心律失常者;e.心力衰竭者;f.继发性高血压;g.血钾水平在5mmol/L以上者;h.继发性高血压者;i.舒张压在120mmHg以上,或收缩压在180mmHg以上者;j.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k.不能积极配合本次研究者。

实验组中,男女之比为28/22,年龄范围为44岁~78岁,年龄均值为(61.02±8.56)岁;舒张压均值为(96.58±5.69)mmHg,收缩压均值为(156.63±15.23)mmHg。

对照组中,男女之比为29/21,年龄范围为44岁~79岁,年龄均值为(61.10±8.52)岁;舒张压均值为(96.60±5.67)mmHg,收缩压均值为(156.52±15.20)mmHg。

本次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对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每天晨起口服缬沙坦,每次剂量为80mg,用药2周后,根据患者的具体血压水平,合理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将其药物剂量控制在每天160mg以下,用药12周后,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检查其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变化情况,达到治疗效果后,则可停药观察。

对照组:患者每天晨起口服贝那普利,每次剂量为10mg,用药2周后,根据患者的具体血压水平,合理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将其药物剂量控制在每天20mg以下,用药12周后,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达到治疗效果后,则可停药观察。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的疗效(显效:患者的血压水平在140/90mmHg以下,舒张压下降在10mmHg以上,且恢复至正常水平,或下降在20mmHg以上;有效:患者的舒张压下降少于10mmHg,但是已经恢复至正常的水平,或患者的舒张压水平下降10mmHg~19mmHg;无效:未达到以上水平;以显效率+有效率作为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对比两组治疗后血压水平、不良反应的差异性。

1.4数据处理

数据均严格录入SPSS2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治疗有效率、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血压水平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疗效

实验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00%),P<0.05。如表1。

2.3不良反应

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出现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异常的情况,其中实验组存在1例患者用药中出现恶心,其不良反应几率为2.00%;对照组中,存在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包括恶心、低血压、皮疹、胃部不适、头晕等,其不良反应几率为14.00%。实验组不良反应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导致患者出现原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尚不明确,患者的疾病反复性加强,临床可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来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控制,但是患者在用药的过程中,会因为药物不良反应而出现依从性差的情况,从而对其血压水平控制的效果造成影响,增加患者出现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的几率[3]。

贝那普利和缬沙坦均是高血压治疗的药物,其中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其可以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进行阻断,起到降压的作用,同时,其可以防止或逆转患者的高血压对其心血管所致的不良重塑[4]。缬沙坦可以特异性对ATI受体进行作用,不仅可以促进患者血压水平的降低,且安全性较高。贝那普利是一种ACEI类药物,其可以对AngⅡ的合成进行阻断,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进行抑制,使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更好发挥降压作用。贝那普利可起到靶器官保护作用,但是会导致患者出现干咳、皮疹、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情况[5]。

综上所述,缬沙坦以及贝那普利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应用,均可促进其血压水平的降低,其中缬沙坦的应用,能够更好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减少患者用药中不良反应的几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雨露,李一梅,谢波等.缬沙坦和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效果比较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9):136-141.

[2]毛艳华.高血压及不同降压药物对去卵巢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骨代谢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6.

[3]柳红丽.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6):3293-3293.

[4]陈橙,孙长贵.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6,25(5):504-507.

[5]吕福奎.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2):105-106.

[6]江捍世.用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9):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