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探讨

颜玲琴

颜玲琴(江西萍乡市卫生学校江西萍乡337000)

【摘要】基础护理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很强的专业课,面对的服务对象非常特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法,结合临床实际,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传递最新的护理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职业卫校真正成为培养护理人才的摇篮,为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操作

随着护理模式的引进和护理教育的改革,护生在校学习期间如何学好基础护理学,在实习期间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1],是护理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的关键,现将我校对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总结如下:

1因材施教,提高基础护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1.1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教材。

1.2教师在开课前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融合和优化,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保证课堂讲授质量。

1.3在备课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列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好上课的充分准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讲课时也能让学生理解消化。

2改革基础护理学技术操作教学方法

2.1规范护理操作流程,统一质量标准,细化评分依据,规定操作的时间,使护生知道自身操作与标准要求的差距,让护生了解操作该如何做、怎样做、如何做到位。

2.2精心设计教案,提炼操作要点。

2.3灵活运用示教与多媒体。

2.4培养学生创新操作能力。

2.5强化训练,考核技能。

3合作学习理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授课时教师将班级学生按学号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是一个整体,教师根据小组特点安排学习任务和目标,小组成员互相督促完成,在需要回答问题时,小组内可以选代表集中本组的意见进行回答,回示操作时,也可由小组选出操作最好的同学进行展示,其他护生观摩学习,小组成员相互监督学习的效果,对于没有进入学习状态的护生,组内的护生有责任提醒和监督。合作学习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取得很大的效果。

3.1合作学习理论增加了护生交流的机会。

3.2能提高课堂讨论的成效,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3.3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要求。

3.4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在优化意识培养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3.5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与互助精神,实现有差异的学生的同时发展,弥补了教师教学的不足。

4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直观教学法

4.1教学中从问题着手,增强了课堂吸引力,使学生的思维紧跟着问题走,随着老师的设问、启发、提问、讲解、示教,学生由浅入深地弄懂一个个问题,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2通过不同的手段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直接应用于护理中[2],有利于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丰富的临床活动联系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学生在不断变化的问题过程中和情境中得到锻炼,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了对所学知识的联系和应用,激发了对护理专业课的浓厚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临床思维的形成。

4.3使教学内容更接近临床实际,使学生更容易清楚地感知和理解所学内容。

4.4通过小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流沟通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协作,提高了团队精神。

4.5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4.6使护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在新的形势下对临床工作的适应能力及应变能力明显提高,为毕业后尽快适应临床工作,增强就业的竞争实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现场教学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基础护理教学中的现场教学是一种将课堂教学移到医院进行,教师边讲课,边演示,边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动手,边提问,使教师的讲、学生的学及动手操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将课堂搬到病房的教学方法,优化了教学、加强了师生互动,也使学生能较快理解各项基本操作的原理,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完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6以护士执业考试为切入点调整教学内容

随着执业护士考试大纲的修订教学计划也应及时作出调整,以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使学校教育与行业要求接轨,在教学过程中灌输执业考试的信息,把护士执业考试的内容、要求、重点及动态贯穿到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执业考试的重要性,让学生尽早知道只有通过全国的护士执业考试获得护士执照才是护生上岗的唯一途径,也增加了毕业后应聘的筹码,这样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提高学生执业考试的通过率。

7在护理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情商培训

学生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需要处理护士与护士、相关医生、职能部门以及病人和家属的各种关系,这些都需要较高的情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商的培养,使学生形成稳定愉快的情绪、坚强果断的意志、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加深护理理论知识,增强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及处事能力,提高适应社会与竞争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吕云玲.护理学基础课程技术操作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4(2):44-45.

[2]王晓利,陆新容,翟云霞.问题学习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1):968-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