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的语言特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1

《茶馆》的语言特色

李桂芬(湟源县第三中学青海湟源812100)

【关键词】茶馆;语言特色;语言性格化;幽默

三幕话剧《茶馆》,通过在茶馆中活动的各色各样的人物,依次反映了三个时代长达50年的社会生活。而这各色各样的人物的刻画,主要通过人物个性的语言来完成的。

老舍善于从人物的身份、思想、性格出发让他们说出符合自己个性的语言,每个人物的语言都是自己的,表达着自己的的思想,显示着自己的性格。

这个戏里没有政治标语和口号,也没有一般的话剧腔,人物说的全是北京大白话。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在这个剧中特别突出,既有地方的,时代的色彩。又有幽默与讽刺的风格;既符合人物的身份,做到了语言性格化,又说得那么简练、流利、形象、生动。

如王利发的谦恭、周到,善于与各种人物打交道,对不同人使用不同的语言,与他和掌柜的生涯非常吻合。剧的第一幕,王利发正当青年时期,雄心勃勃,精明干练,一心要使祖传的大茶馆发达兴旺起来,他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上下应酬左右逢源,这时他的语言特点是由精明带来的风趣圆滑。秦仲义到茶馆里说要涨房租,王利发推托应付说:“二爷,您说的对,太对了!可是这点不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涨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是!嗻!”等……,人们听到这些圆滑风趣,油嘴滑舌垢的对话,无不发出会心的笑声。

第二幕是王利发的中年时期,由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裕泰茶馆风雨飘摇,王利发苦心改良,惨淡经营,此时他语言由苦闷徬徨带来满腹牢骚。幕启时,茶馆正准备重新开张,这时他却说:“我要是会干别的,可是还开茶馆,我是孙子!”等。第三幕是王利发的老年时期,大茶馆已经完全衰落并面临被霸占的危险,王利发彻底泄气,此时他的语言由绝望而带来的是愤世嫉俗的嘲讽和反抗。

还有常四爷的豪爽耿直,带有闯荡江湖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宋恩子、吴祥子的狡诈奸滑,傲慢无理,刘麻子、唐铁嘴的满嘴的流气,都活灵活现,具有鲜明的个性,

幽默是本剧的又一特色。作者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祖国的热爱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含着严肃和悲哀,形成自己独特的幽默的风格。这种幽默寓庄于谐,能给读者以回味和思考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