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脑卒中后应早期活动

李广成(黑龙江省木兰县吉兴乡卫生院黑龙江木兰15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4-0103-01

脑卒中又名脑中风,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口角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等为主要特征,致残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因此,如何使卒中患者早日实现生活自理,重返社会是当代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往认为脑卒中急性期要制动,安静卧床休息是错误的。它不仅可造成废用综合症,而且将导致老年脑卒中患者终身卧床不起,荟萃国内外最新医学文献,一致认为早期活动是促进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措施之一,笔者多年临床工作体会,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是早期活动,笔者就此简要归纳如下,供广大医务人员参考。

1早期活动的定义

我国对卒中后早期活动尚无定义,2007年澳大利亚国家卒中基金会《急性卒中处理临床指南》推荐,患者应尽可能早和尽可能多的活动(B级推荐,Ⅱ级证据),2007年美国心脏协会《成人急性缺血性卒中处理指南》推荐,非重症卒中患者应早期活动以及采取措施预防亚急性并发症(Ⅰ级推荐,C级证据)。

关于早期活动的内容,2005年澳大利亚国家卒中基金会《卒中康复和恢复临床指南》指出,活动内容包括下床坐,从坐位到站立以及行走,上楼梯和其他活动,该指南指出,这些活动可以改善,坐、站、立和行走方面有困难患者的相应能力。

2早期活动的意义

早期活动能降低卒中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有效调节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卒中相关病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褥疮、尿路感染和长时间不活动导致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

3早期活动的时机

多数研究报告,无论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只要患者全身状态稳定,从发病入院时就可以活动,同时进行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早期活动对大多数卒中患者无害而有益,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活动并不会增加患者病死率,以早期活动为重点的早期康复训练安全可行。

4如何进行早期活动

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卒中患者进行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

4.1被动活动对出血性脑卒中或急性期瘫痪较重患者不宜进行主动活动或无法进行主动活动,宜进行被动活动,首先加强护理,勤翻身,多按摩,勤翻身不但防止褥疮,还变换肢体的位置及关节屈伸度,同时也改善了血循环,至少每2小时翻身一次,切忌长时间平卧。按摩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能促进瘫痪肢体功能恢复,上肢自手指开始至肩周围,下肢自脚趾开始至髋关节周围,每日按摩2-3次,每次10-20分钟,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被动活动,方法是医护人员一手握住患侧关节近端,另一手握住其肢体远端,缓慢活动关节,达到关节最大活动度为止,活动顺序先大关节后小关节,一般上肢按肩、肘、腕、指关节顺序。下肢按髋、膝、踝、趾关节顺序。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活动时间可逐渐延长。

4.2主动活动首先卧床患者减少卧床时间,早期坐起有利于排痰,排便及进食,有效防止感染的发生,嘱患者咳嗽排痰,鼓励患者练习膀胱自行排尿功能,指导病人练习张口、伸舌,鼓腮,吹气等动作,以改善面部肌肉运动,床上移动,搭桥,起坐训练,指导患者自行用健手握住患手做患侧肢体被动运动,待瘫痪肢体肌力有所恢复即可指导做主动运动,如仰卧伸手,患侧上肢努力自行抬举,肩、肘、腕关节屈伸活动,逐渐起坐、站立、下蹲、行走、提物等运动,逐步提高肌力和关节功能,并进一步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如抓握、捻动、扣纽扣、用匙筷、翻书报等以提高生活技能。

5早期活动禁忌症

一般来讲早期活动安全可行,对大多数卒中患者无害而有益,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昏迷、神经症状进展,严重直立性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心衰、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暂不宜进行。

6讨论

早期活动是促进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措施之一,是一项可以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和节约医疗成本的有效措施,是任何药物所不能取代的,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致残率,预防废用综合症,缩短住院时间,在我国严重缺乏专业康复医生,大多数患者在急性期得不到及时有效康复活动而不得不接受大量疗效不确切输液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开展早期活动有可行性,与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互补更有积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