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李永亮

李永亮(兰考县南彰卫生院内科475315)

【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72例ACI患者其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活血化瘀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应用的基础上静脉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1天2次,14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未见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35/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0/3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提高ACI的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158-01

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I)系指脑供应血管闭塞并产生脑功能损害症状,是常见的神经系统急症,在我国脑血管病中占60%左右。ACI致残率高,常见的肢体偏瘫等后遗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依达拉奉可清除氧自由基,减轻ACI的脑组织缺血水肿[1]。为提高治愈率,近年来我院在常规药物应用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ACI,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均为首次发病,伴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经头颅CT扫描见脑梗死灶,排除脑溢血或出血性脑梗死,按随机入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36~75岁,平均(59±6.4)岁。病程5h~48h,平均(15±6.5)h。临床表现为头晕17例,语言不利或失语11例,偏身麻木或乏力18例,偏身肢体不利19例。脑梗死灶位于基底节24例,丘脑6例,脑叶4例,其他部位2例。合并高血压28例,糖尿病17例,冠心病9例。

对照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38~74岁,平均(58±5.9)岁。病程4h~48h,平均(16±6.2)h。临床表现为头晕16例,语言不利或失语13例,偏身麻木或乏力17例,偏身肢体不利18例。脑梗死灶位于基底节23例,丘脑6例,脑叶4例,其他部位3例。合并高血压29例,糖尿病16例,冠心病10例。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ACI基础治疗包括调节血压、血糖和血脂,酌情应用制酸剂和抗生素等。对照组常规给予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和营养脑细胞药物胞二磷胆碱等。对照组在常规药物应用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注射液30mg溶于250ml生理盐水注射液静脉点滴,2次/d,2w为一疗程。入院后第3w进行疗效评估。

1.3疗效标准[2]以基本痊愈率、显效好转率、好转率之和为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生活自理。显著好转: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患侧肢体肌力改善>2级。好转:症状和体征好转,肢体肌力提高1~2级。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变,生活不能自理。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和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或四格表法。显著性水准取0.05。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见表1。

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副反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复查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因脑动脉血栓形成等原因致使局部供应区域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其病理基础包括血液流变学异常、自由基损伤以及细胞能量耗竭等。ACI若治疗不当则导致神经细胞不可逆性死亡,最终出现各种后遗症。在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头颅CT等辅助检查对ACI作出诊断,并排除颅内出血性病变以后,如何尽快改善和恢复脑梗死后神经元细胞缺血缺氧和脑组织水肿状态是关键所在。本组资料显示,对ACI在活血化瘀和改善微循环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提高治愈率,该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3]。

ACI闭塞的脑血管使其支配区域血流减少,组织缺氧导致能量代谢降低而产生的大量自由基,且血脑屏障遭到破坏。自由基蓄积致使蛋白质、核酸、脂质过氧化反应,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器解体,血管内皮细胞膜的损伤还可导致血源性脑水肿。依达拉奉分子量小,化学名是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具有亲脂基团,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病变部位。依达拉奉大量获得自由基后可防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减轻脑水肿,抑制血管痉挛,保护脑组织减少各种代谢毒物的损害。该药可控制黄嘌呤和次黄嘌呤氧化酶的生成,减少前列环素和白三烯的生成,使自由基浓度大大降低[4]。本研究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7.2%,相比于对照组的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由于自由基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更容易产生,而ACI易引起缺血再灌注,因此依达拉奉对ACI的效果明显,在早期应用能有效缩小梗死面积,加速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进程。且依达拉奉不影响血小板聚集和出、凝血时间等指标,治疗期间不会因之而继发出血[5]。

终上所述,作为一种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在常规活血化瘀药物应用的基础上治疗ACI可明显提高疗效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郭胜杰,窦广宏.依达拉奉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3):176-177.

[2]饶明利.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李芳.依达拉奉辅治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5):46.

[4]王桂斌.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3,40(2):168-171.

[5]梁晓坤,吴晓秋.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辅治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0A):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