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临床效果观察

孙吉江

平度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青岛266731

摘要:目的:观察探究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共选取7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70患者在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之间均在我院接受治疗,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实验组(n=35例,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和常规治疗组(n=35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结束之后,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常规治疗组患者为71.4%,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对急性牙髓炎患者进行治疗,操作简便,见效快,患者治疗过程更为舒适,是一种效果更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急性牙髓炎;疗效

急性牙髓炎是指由于细菌感染而造成的牙髓组织出现的急性炎症疾病,急性牙髓炎发病快,病程进展迅速,且患者伴随严重的疼痛,因此需要及时的救治。对于救治不及时的患者,严重时会出现牙髓坏死症状[1]。以往牙髓炎的治疗通常采用多次根管治疗术,这种治疗方法见效慢,且需要患者多次入院结束治疗,既影响了治疗效果,也降低了患者的救治体验。在医疗科技的发展下,一次法根管治疗术逐渐发展,在急性牙髓炎等基本疾病治疗中越来越发挥着用武之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选取70例均在我院确诊为急性牙髓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70患者在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之间均在我院接受治疗,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实验组(n=35例)和常规治疗组(n=35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有16例,年龄为17岁到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7±2.4)岁;常规治疗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20例,年龄为20岁到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2±2.1)岁。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良好。

1.2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35例患者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治疗步骤:治疗期进行X线检查,确定需要设置的根管数。一次治疗,患者局麻开髓,对病灶处已感染的牙髓进行去除和清洗;二次治疗,继续局麻清洗,同时做好根管的清洗工作;三次治疗,填充根管[2]。

实验组:3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步骤为:治疗前检查同常规治疗组患者。为患者实施局麻,在病灶部位开洞取髓,将其吸除干净,使用生理盐水和百分之三的双氧水对形成的牙髓洞进行反复清洗,待其干燥之后,使用浓度为百分之七十五的乙醇进行消毒,之后填充根管,并再次拍片检查补合是否完整,必要时采用粘固剂对其进行固定,完成一次性填充治疗[3]。

1.3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显效:患者疼痛感消失,患病牙齿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且经过X线检查,结果均显示为正常。有效:患病牙齿能够咀嚼质地较软的食物,疼痛感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减轻。无效:患病牙齿依然存在剧痛,未恢复正常的牙齿咀嚼功能,且X线检查存在异常状况。根据患者治疗情况,计算治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Epidata3.0软件录入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其中包括计数资料,采用平均数n,%表示,检验,两组间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常规治疗组患者为71.4%,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急性牙髓炎由于发病加快,患者在发病期间会感受到剧烈的疼痛,一般的镇痛药物不能够起到缓解患者疼痛的效果。临床上对采用根管术来对急性牙髓炎进行治疗。

根管治疗术根据治疗次数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一次法和多次法治疗方法,多次发根管术治疗方法需要对患者患病部位进行多次手术操作,既费时费力,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治疗负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时间。而一次法根管术则不同,它既注重对患者疾病的缓解,同时还强调治疗的高效性。通过对患者感染牙髓的彻底清理,对根管实施封闭处理,在避免了感染向外扩散的同时,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治疗负担。

综上所述,急性牙髓炎临床治疗中,可以使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能够极大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参考文献:

[1]沈洁.一次法与分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7,(7):1093-1094,1097.

[2]但寒.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临床疗效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7,(1):68-69.

[3]廖强.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4,(9):52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