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的实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3

浅议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的实效性

徐世宏

徐世宏(邯郸市职教中心;河北邯郸056000)

[摘要]为了提高职业高中的教学质量,尤其是计算机学科的教学效率,应该从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上着手。对职业高中的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时,应该是“基础+特长”、“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找准目标,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成为社会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课实效性

计算机教学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具有工具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作为职业学校一个重要专业,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一块坚实阵地。在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如何上好计算机课,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切实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使计算机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新学期开始,第一堂计算机课,如果你问学生:“你们喜欢上计算机课吗?”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回答说:“喜欢!”,这个回答听起来很悦耳,而事实上,在后来的教学工作中却会逐渐发现学生的兴趣不在于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是在于上网聊天等各种娱乐操作!学生将计算机看成是一个可以玩耍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的工具,所以他们对于这种枯燥的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五笔打字练习具有排斥性,课堂效果非常的不好,因此如何上好计算机课,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切实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使计算机真正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他既为高职计算机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以下是我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关于这个问题的几点想法。

一、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师生的时间和注意力的浪费。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主要是通过课件形式,教师在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制作多媒体课件,希望课件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在这方面,多媒体技术的确存在这优势。但是,大量的课件同时也造成了学生负担,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有些教师演示课件就需要十几二十分,这造成了教师讲解和演示的时间不足,学生虽然对教师的课件非常感兴趣,但是这些低层次化的课件内容却很难进一步深化,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是有限的,在课堂开始阶段由大量的课件加以吸取后,对后期老师的讲解就显得兴趣不足。在这一层面上来讲,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容易造成师生双向的时间和注意力的浪费。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不利于师生课堂思路的结合。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由于其表现形式具有统一性,基本都是通过图文音声的方式,这样的表现方式对解释说明教学原理和知识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却无法达到知识的衍生和扩展。初步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延伸发展为计算机系统知识需要教师对学生思维和思路的引导。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方式,教师思维和思路往往可以通过黑板的板书内容给学生进行同步的演练和说明。学生在摘录老师的板书时,不但可以及时地理解到知识点,同时也可以吸收老师思路和思维方式等。这样的过程是多媒体技术无法展现的,多媒体技术展现的知识都是静态的和片段的,连续性的思维和思路方式并不能得到诠释,因此,课堂上师生思路的结合和相互推进还是需要借助传统的授课方式,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

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不利影响,主要是针对互联网应用于计算机教学而提出的。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快捷便利的平台,特别是互联网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中,但是,正因为这样的平台学生省去了许多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过程。这样的省略过程其实是不利于学生探究性的独立学习,导致学生的知识未能很好的内化和深化,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从这方面而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针对上述的三个问题,结合自身多年的计算机教学工作经验,就如何科学正确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于计算机教学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一)合理控制多媒体课件的数量和频率。多媒体技术作为计算机教学的一种手段,它不具有唯一性和必须性,它的应用应该讲究课时性和阶段性。一般在知识点的开始阶段的前一两堂课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讲解和分析,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多媒体课件需要控制在十五分钟内,这样才不会因课件繁多造成学生记忆的重复和浪费。在学生对知识形成初步的理解后,就应该避免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知识的深化和讲解,而应尽量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二)要多鼓励学生动手练习和操作,提倡其独立思考。计算机教学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就是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这与大中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如在学习编程语言时,院校应该多鼓励学生进行实践编程练习,让学生在编程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问题的解决来获取新的知识。多媒体技术对于呈现现有知识和现有经验具有直观、具体的效果,但是却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相反,如上述的问题之一,互联网的便捷性反而容易导致学生思维上的惰性,遇到问题不愿思考而求助于网络。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而培养学生这样的思考能力,就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减小对多媒体授课技术的依赖。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导来培养学生动手练习、操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应以疑问式和启发式内容为主。科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于计算机教学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体现在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上,课件的内容多为疑问式或启发式的内容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学,若多媒体的课件内容多为讲述式、解析式的内容,则可能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思维的断层现象,这样的情况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反而会造成学生学习能力的退化。可见,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多媒体课件内容的选择。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改变学生把电脑当作一种玩具的观念,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现在是信息时代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对一个人才最基本的要求。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社会人才竟争也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给职业技术教育的就业形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果只是单一的学好某门专业课,要想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对一个职高生来说真的是非常困难。观念的转变势必带来行为的改正,有了学习的目标,学习起来才能有动力,那么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才不会枯燥乏味。只有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才能使其行为改变,学生对学习才有动力,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才不会感觉枯燥乏味。

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教学渗透要与学生的学习及生活贴近联系。比如我在上网络搜索这个教学内容时,我就通过“搜搜自己的网络知名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这堂课的的第一个任务,打开百度搜索引擎,让学生输入自己的姓名,然后看一下搜索的结果,学生通过自己的姓名搜索,发现网上与自己同名的人有好多。搜出来的人,有当领导的,也有各种明星,同时也可能有犯罪分子,五花八门,这样学生一下子就关注了自己,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还很好地进行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渗透。

其次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深受学生敬重和爱戴的教师,学生对他们的教导确信不疑,言听计从。当前的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学生素质和基础较差的问题,这些学生大多本身就有自卑心理,体现在学习上更是如此,因此教师更要公平地对待学生,赏识每位学生,决不厚此薄彼,视学生为自己的朋友,对他们要更多的关心和耐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树立关爱、激励的教育指导思想。现在大部份学生经常在外或在家里上网,可以相互留下QQ号码或E-mail,课余可随时和学生聊天、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从正面引导、感化和熏陶学生。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以愉悦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接受新知识,才能消除学习中的紧张感、自卑感,才敢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

构筑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要处处关注各个教学环节、教学要素的协调发展,作为教师,要注意关注点的转移,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来观察课堂,来设计和实施教学,要从学生关注的事情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性,从而逐步构筑信息技术的有效课堂。

三、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教案,优化教学过程

我们要明确职业学校培养的方向是技术人才,是应用人才,计算机课重在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教师要明确能力目标,并让学生了解,主动投入学习,发挥其创造性,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学懂会用。要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案,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材进行加工,把教材内容处理成符合认知规律、学生容易理解和感兴趣的教学体系。在教学中教师把新知识的难点、操作要点作为主要内容讲,把课堂的多数时间尽量留给学生操作,学生在操作中更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实践,比如可以让他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主学习、上机实践并适时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时可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让学生演示操作,学生讲评。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搭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每一小组都有展示能力的机会。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其他教学法为辅,进行多样化教学探索。

计算机课是一门以练习为主线的课程。如果教学步骤设计不好,安排不紧凑,学生往往自顾自的操作,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将学习目标简化成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目的,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展示任务的样张、效果,教师再适当分析样张的精华所在,制作时需注意的事项,从而诱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阔学生的视野,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进行指导和鼓励学生,让学生珍惜有限的时间,勇于尝试,在每个任务完成后,教师应对学生的操作及时作出评价,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更浓,学习的劲头更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更高。在完成了若干基本任务后,教师可安排自由设计任务,这既是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环节,又是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分发挥。很多学生都有创作的欲望,要给学生机会去设计、创造,同时展示其才能,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如学习了“画图”之后,可以把学生的作品保存为墙纸,桌面的图案换成了自已的作品,学生自然是兴奋不已。在学习word之后,可让学生设计名片、公益广告、贺卡等,学生感到其乐无穷。在课后作业任务中,可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如用word制作班级小报,用Frontpage制作个人网站;用Excel分析班级成绩;通过Internet进行信息传递、资料查询等等,这些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应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和规划的能力。

五、理论联系实践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实践是理论的升华,两者密不可分。有的学生讲起计算机是口若悬河,操作起来是笨手笨脚;有的学生操作如行云流水,可问及基础知识,是目瞪口呆。作为职高学生,理论和实践应一起抓。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就应当去实践,来检验自己的能力。陆游在教导他儿子时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我们在教导学生时,也要求他们多上机操作。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分两个方面:1、课堂实践。学生学习计算机时往往有眼高手低的感觉,在课上觉得什么都懂,可一上机,错误百出。如在上Excel各种数据计算公式时,学生在课上觉得命令简单,但在上机操作时,却无从下手,连一个公式命令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就削弱了学生的傲气,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差错及纠错能力。另外一种情况是学生课上听得如坠云雾,可一上机,就有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如在上文字处理软件Word时,讲到“首字下沉”,“图文混排”,“设置页眉页脚”等,学生听得是目瞪口呆。但在上机操作时,学生觉得是豁然开朗,用他们的话说是感觉特好。这种实践是增强学生的信心。2、社会实践。我们可以这样讲,学校是不能给予学生一个完全自由发展的空间。要练硬学生的翅膀,必须让他们融入社会。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锻炼,让他们感觉到自身的缺陷,从而激励他们虚心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在实践中,也培养学生处事的能力,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为以后真正走上社会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社会实践是让学生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充实自己,更新自己。去实习单位工作就是很好的一种社会实践,这是职业高中学生有别于普高学生的优势所在,学生应该好好把握。

总之,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想学、乐学、爱学。我相信,作为计算机教师只要重视和关注每一位学生,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教学原则,便一定能找到适合自身实际教学的最佳方法或创新更为优化的模式,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切实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之目的,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这一现代工具使之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李利生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J].中国教育技术,2003,17(3):154-156.

2、黄巍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实效性http://61.172.200(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