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例分析王恩琴1罗昭永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2

妇产科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例分析王恩琴1罗昭永2

王恩琴1罗昭永2

王恩琴1罗昭永2

(1遵义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所贵州遵义563000)

(2桐梓县妇幼保健院贵州桐梓563200)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笔者收集2002~2012襄阳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共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20例部手术发生脂肪液化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换药、切口加压包扎(腹部压盐袋)、清创缝合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切口脂肪液化要从围手术期和手术操作多方面入手,防治并发症、及早处理和充分引流是治疗关键。

【关键词】脂肪液化相关因素治疗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351-01

脂肪液化是指脂肪细胞受损破裂、坏死、液化的过程,脂肪崩解产物脂肪酸刺激引起周围组织非炎症反应,脂肪液化虽然不是细菌感染,但是它增加了切口感染的机会并且延长了切口愈合的时间,不仅给病人造成精神、躯体的痛苦,且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也降低了病床周转率。近年来,随着妇产科剖宫产率的增高,妇产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发生明显增加。

1资料与方法

笔者收集2002~2012襄阳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共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20例,发生率1%,其中妇科发生脂肪液化8例,发生率0.8%;产科发生脂肪液化12例,发生率0.64%。术后患者多无自觉症状,于术后3~7d发现切口处有黄色油性或血性渗出物,切口处无明显红肿热痛,但可见渗出处部分皮肤或皮下裂开,渗出液涂片存在较多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体温正常,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未见明显升高,中性分类不高。5例为术后第3天出现腹部切口渗液,12例术后第5~6天,3例7天拆线时发现。

2方法与结果

术后第二天开始每日换药,检查切口,发现切口有少量黄色油性或血性渗出物,观察有无红肿、压痛、硬结,并结合体温、血象,排除切口感染后,每日挤压切口1~2次,每次尽量将液化脂肪挤净,然后于切口表面敷盖碘伏纱布,并由切口渗出处两侧向中央挤压然后用无菌蝶形胶布固定此处,多数患者经2~3次换药后可愈合;切口渗液较多者,联合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同时拆除该处缝线,高渗盐水、甲硝唑、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用干纱块引流及时更换敷料无渗液后,用蝶形胶布固定,加压包扎(腹部压盐袋),消灭死腔,经4~7天换药,一般可愈合;切口皮下全层裂开者,予拆除缝线,充分引流清创,用高渗盐水冲洗后放置干纱布,刺激肉芽生长,湿透后及时更换,待肉芽组织新鲜后行二期全层缝合,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辅以支持治疗,10~14天后拆线。30例全部治愈出院,其中28例经过换药后痊愈出院,2例Ⅱ期缝合,没有1例切口感染。愈合时间3~14天。

3讨论

3.1脂肪液化的诊断标准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出现以下临床表现者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1、2]:①发生在术后3~7d,除切口有较多黄色渗液外,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挤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②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有漂浮的脂肪滴;③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④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3.2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肥胖是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由于腹壁脂肪过厚难以避免缝合缺陷,易致脂肪液化[3]。且肥胖患者皮下脂肪较多,脂肪组织容易发生缺血,坏死,从而产生渗透液,导致脂肪液化。除此之外医生缝合技术也是脂肪液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缝合过程中,缝扎过紧可使组织坏死,缝扎过松止血不彻底,渗出物较多,缝合时留有死腔,可扩大局部炎症反应,缝合组织层次对合不良致切口裂开,均可导致脂肪液化。近年来高频电刀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也增加了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手术室器械的刺激,止血的不彻底,时间过长均可以造成脂肪无菌性坏死,从而导致脂肪液化[4]。此外脂肪液化还于营养不良、水肿、低蛋白血症、胎膜早破、阴道试产时间及手术时间过长、妊娠期贫血、水肿、妊娠期合并症以及术后咳嗽都会引起脂肪液化。

3.3预防措施

1.对肥胖患者的腹部手术,应采用减张分层缝合,对合整齐,打结时动作轻柔,避免过松或过紧,缝合时一定缝住顶端避免形成死腔,漏洞;若皮下脂肪组织过厚,可放置橡皮条引流,待渗出停止后拔除。2.合理使用高频电刀,避免损伤皮肤真皮层,对肥胖患者应慎用电刀,必须使用时,应将电刀强度调到以恰能切割组织为佳,切勿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同时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时间,以免造成大量脂肪组织变性坏死。3.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术后行必要的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4.注意保护手术切口,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使用切口保护膜或湿纱条保护避免伤口长时间暴露。5.切口术后沙袋加压减少死腔促进愈合。术后行红外线或微波照射切口,保持切口干燥,有利于防止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6.对产程延长及滞产者,要及时进行识别和处理,提高助产人员及产科医生技术水平。7.术后注意严密观察。对于存在肥胖、糖尿病、贫血、水肿等以及手术持续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多的患者,事先考虑到发生本病的可能,术后给予微波治疗以加强切口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消退及渗出物吸收,从而促进切口愈合。

有以上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生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机率高于正常患者,因此妇产科手术中需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且术后要严密观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1]屈永梅.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0例临床分析[J].魅力中国,2013(02):45.

[2]赵可瑞.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2例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8):119-120.

[3]张广武.论妇产科手术腹部横切口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4):548-549.

[4]刘冬梅,姜鸿.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2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0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