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促进语文教学生态环境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少教多学,促进语文教学生态环境建设

房晓芹

房晓芹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211100

语文教学的生态环境建设是指用生态的眼光看待语文教学,关注学生兴趣爱好、认知情感、智慧潜能等的挖掘和发挥,通过不断调整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使它们趋于平衡、统一、亲和、融洽,从而给学生展现出一个开放民主、多元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语文课堂成为迷人的生态王国。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构建语文教学生态环境?我认为在课改的大环境下,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落实“少教多学”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构建良好的语文教学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什么是“少教多学”

“少教”,就是教师精心设计每课的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津津有味地与教师一起“探索”、“研究”,努力“发现”、学会知识。

“多学”,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核心和基础是学会阅读教科书和学会思考、质疑。这是教的着力点,是实现少教多学和“教是为了不教”的关键和前提。

少教多学,构建语文生态课堂,就是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抓住生态课堂基本元素,努力进行语文生态教学环境的创建、生态教学内容的改革、生态教学过程的建构、生本化评价方式的探索,以提高生态课堂教学效率,创建生态化有效教学。

“少教多学”的过程需要强化而不是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它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提升语文能力和素养,促进学生“多学”。这就要求教师有“专家型教师”品质,要拥有专业的知识、高效率的工作、创造性的洞察力,并通过反省式思维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因此,“少教多学”的核心就是提质增效,就是教学相长。

二、怎样“少教多学”

1.课堂模式转变。在“少教多学”的理念指导下,我们要将语文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潜力,以求培养真正具备学习能力的合格学生。我们可以将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包括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这种教学模式要求老师的教依据于学生的学,以学促教,这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新的尝试。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发挥着教学的主导作用,增强了课堂的活力,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益,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生态坏境的建设。

课堂模式转变,为老师们真正落实“少教多学”理念、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契机,也将老师从低效高耗的课堂教学中真正解放出来,自觉加强了课程意识,对大单元整合学习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和尝试,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的容量、信息量、思维量也会明显增加,从而使语文课堂呈现出“生”机。比如在教学上,老师们灵活处理文言文中“言”的学习,特别是在疏通文意方面,化繁为简,用情景剧、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变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教师们认真钻研着教学,集中精力地探究着高质量的“教”,切实有效地指导着学生的“学”,努力朝着专家型、学者型、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

“少教多学”,也给学生让出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教师精讲,学生多学。在课堂教学中,重点是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质量,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致力于学习,从而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而且,“少教多学”注重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它意味着更少地依赖于死记硬背的学习、反复的考试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经验式的发展、自主学习、差异化教学和终身技能的培养。它重视学生思维、态度、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力图通过创新并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塑造学生性格。

2.教学策略转变。“少教多学”的研究实践改变了语文教学的生态环境,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导,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教室变成了学室,讲堂变成了学堂。教师教学的策略也应随之改变:从传统的课堂“讲解”转变成“练”,通过“练”抓住语文教与学的核心。也就是让通过教师专业化成长途径培养起来的70%的中坚力量,去把握班级中70%的主流学生,把开放45分钟语文课堂的70%还给学生,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探究等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而“练”不是指练习,而是通过老师们集备个备、精心设计出的导学案来实现高效的教学。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具有目标性、针对性、高效性,它可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预习、互动与测评,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少教多学”强调教学重点从教学内容的数量到教与学的质量的转移,有利于实现教学重心的三个转变:一是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二是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变到“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内外自学相结合”的轨道上来;三是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到“传授知识与培养智能、提高素质并重”的轨道上来。这就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与深刻地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构建一个扎实稳定的知识基础。任何人都不可能一下掌握所有的知识,但是,只要具备了理论基础和知识建构的能力,每一个人都能够进行个人意义上的知识再生产,从而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而且,“少教多学”试图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以感动学生的心灵并吸引他们的思想,这为真正落实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契机。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开发设计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去反思,去实践,进而和学生进行互动,从而构建更加良好的语文生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