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诊断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诊断价值分析

孙桂萍滕爱萍蔺兴梅操静刘英莉

孙桂萍滕爱萍蔺兴梅操静刘英莉(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医院山东济南250031)

【中图分类号】R73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0143-02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二维及彩色血流显像,经手术病理及随访证实。结果高频超声发现甲状腺结节中,结节内部均呈不均质低回声,形态欠规则,无包膜,其中发现沙粒状钙化9例(60%),后方回声衰减5例(33%),结节内部血流信号丰富12例(80%)。结论高频超声对甲状腺中出现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肿块内出现沙粒状钙化及丰富血流信号,肿块后方回声衰减,是诊断甲状腺癌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甲状腺低回声结节甲状腺癌沙粒状钙化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1%,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年增长率达5%[1],超声检查已广泛用于评价甲状腺的结构异常,特别是高频超声的使用后,其甲状腺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不断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15例甲状腺癌声像图,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诊断价值,以引起同行及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

1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均来源于我院门诊及病房2007.8-2011.8年超声检查病例,并通过手术后病理及随访证实为甲状腺癌的患者。共15例,男2例,女13例,年龄37岁~66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8例,桥本甲状腺病合并甲状腺癌2例,4例为单叶单发癌,伴淋巴结及肺部转移1例。

使用仪器为日本阿洛卡公司SSD-4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MHz~12MHz,患者平卧,充分暴露颈部,对甲状腺进行连续横、纵、斜等多切面扫查,常规测量甲状腺的大小,观察病变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并记录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病变肿块内部及周围的血流分布特征,分为内部无血流信号,周边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测量血流速度、阻力指数。

2结果

2.1发病年龄及性别

本组患者年龄37~66岁平均49岁。37~39岁1例,40~49岁7例,50~59岁4例,60~66岁3例,其中40~50岁最多见。

本组男性3例,女性12例,女性发病明显较多。

2.2甲状腺癌超声表现本组15例中,超声显像检查共发现甲状腺低回声结节16个,结节内部均呈强弱不均的低回声,形态欠规则,无包膜,发现沙粒状钙化9例(60%),结节可伴有后方回声衰减,部分可见晕环,结节内部血流信号丰富、紊乱血流12例(80%)。

CDFI:RI,0.66~0.692例,RI≥0.712例。

2.3病理结果:15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12例,滤泡状癌2例,髓样癌1例。

3讨论

甲状腺癌好发于40~50岁,女性多见,发病初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只在甲状腺组织内出现质硬而高低不平的结节,多无症状,常在健康体检中发现,其中大多数为乳头状癌,由于肿块较小,临床诊断难度很大,随着高频探头的临床应用,甲状腺癌的发现率逐年率增加,本文通过对15例甲状腺癌的二维声象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进行分析,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的诊断价值。甲状腺癌的二维超声图像特点,15例甲状腺癌中多呈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或稍低回声,本组病灶内部均为不均质低回声结节,内部回声不均匀,结节内多可见细小点状强回声,即沙粒样钙化,后方可伴有回声衰减或不明显。诊断中沙粒样钙化是乳头状癌的一个特征性表现。其次分析的15例中,血流信号丰富,RI增高也是诊断甲状腺癌的基本表现。本组病例中1例伴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多呈圆形低回声,髓质回声显示不清晰,病理证实甲状腺髓样癌伴淋巴结及肺部转移。

本组15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随访1年后,14例病人健康状况良好,1例合并颈部淋巴结及腹部转移的49岁男性患者,经两个疗程放疗,肺部病灶完全消失。

高频超声下的甲状腺低回声结节,边缘不规则,内回声不均质,结节内伴有沙粒状钙化时,应引起高度关注,另外结节内血流信号丰富,血管紊乱,并出现高速高阻力血流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追踪随访病人。另外在检查过程中淋巴结转移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及确诊有重要价值。

综合分析,运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检查诊断中,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目前用于甲状腺癌检查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礼波,谭伟华.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4(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