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教育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教育策略

徐国标

广东省五华县文葵中学徐国标

当今留守儿童存在的种种问题,直接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幸福和谐,直接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还会让中国未来的社会面临着很大的不安定因素。因此,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和认真解决。学校是少年儿童教育的主要阵地,又聚集大量教育人才资源,更应该担负起这个重要责任。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要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使每个留守儿童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健康成长标准。

对于如今的学生,除两个假期,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因此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举措,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校开办寄宿制,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关爱

农村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很差,甚至很多没有寄宿条件,这使得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的发挥。因此,在留守子女较多的农村山区,学校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要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

二、完善学校德育部门的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指导

学校要建立起留守儿童教育监测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安排专职老师对他们进行跟踪教育。近几年我校普遍建立了留守儿童教育制度,并在学校教育中逐渐显现出它的非凡作用。

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对全部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反映其进步与不足的成长记录档案,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信息共通的工作程序。档案主要包括: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根据档案记录情况,根据每一位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指导,并由专门的老师进行跟踪管理。

三、加强班级的管理力度,让留守儿童能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班主任老师要对留守儿童的管理给予更多的关注,多接近他们,并组织学生多与他们相处,让留守儿童能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以最大限度地弥补由于亲情的缺失而给他们带来的伤害。班主任作为直接的教育者,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从单纯的智力教育转变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首先,班主任应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坚持启发、引导的疏导原则,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组织班队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以弥补他们因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其次,指导家长和孩子沟通;学生和家长沟通。可利用现代发达的信息通讯技术,开通家长热线,方便家长及时、快捷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定期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使留守儿童家长通过“亲情热线”经常与孩子联系交流;也可以指导学生给父母写信,父母在孩子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孩子跟父母通信,孩子可以定期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了解父母在外工作、生活的艰辛,加强父母子女间的情感沟通,消除留守学生对亲情的心理饥渴。让孩子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及时化解孩子对不在身边的父母的怨恨。父母外出务工时,如果没有可靠监护人,最好留一个在家,尽量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与完整,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作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如果父母都外出,则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教育与沟通方式,让他们在外出务工和孩子成长之间有个比较理性的认识进而做出合理的安排,经常保持和孩子的联系、沟通,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原则上最好做到每个星期交流联系一次。在沟通内容上,不仅要从生活上关心,还要全面了解孩子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从心理上加以疏通和引导,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真正把自己的父母当作倾诉的对象。这些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家长还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

四、多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化解留守儿童心理危机

心理健康教育应科学化、常规化。各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教师必须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校可请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怎样进行解决等等,这样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座谈会,通过推心置腹的方式,了解他(她)们在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打破师生界限,聆听他(她)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帮助,及时解决,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学校还应特别重视“问题儿童”的教育和引导,开设亲子热线,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定期办心理健康专栏、板报,开设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信箱,通过讲座、谈心等多种形式,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化解留守儿童心理危机,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使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

总之,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学校和教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爱、鼓励和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留守儿童”,做他们的朋友。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