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过程“弱势群体”媒体报道对全民健身影响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2

北京奥运过程“弱势群体”媒体报道对全民健身影响的探析

席永(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提出:奥运过程关注“弱势群体”,根据不同“弱势群体”的性质和特点适时、恰当的客观报道,从而引导正确

社会舆论,对于成功举办“人文奥运”和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推动全民健身具有特殊意义。

关键词:弱势群体;媒体报道;人文奥运;全民健身

2008年,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已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承办奥运会。奥运会的举办

对于中国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次历史性的挑战,尤其是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目标下,举办

一次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理念的盛大国际体育赛事,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际交流

等各方面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现代奥林匹克从诞生之日起,便确定了其以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人、培养人、以达到人类“求健、求美、求乐”之

目标的精神内核,这种精神的最终体现是对人的关怀。作为奥运精神的重要传播平台,大众传媒中的“人文含量

”和“精神含量”是衡量奥运传播理念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准。新闻媒体的报道必然在整个奥运过程扮演着重要的

传播、宣传角色。在奥运过程,传媒报道对象十分广泛,在报道过程不仅要关注赛事本身,更要关注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的存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社会现实,如实准确地将这一群体加以报道,是媒体职责中的应有之义。在奥

运举办的过程中对弱势群体适时、恰当的客观报道,对于成功举办“人文奥运”和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推动

全民健身具有特殊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奥运过程“弱势群体”的媒体报道。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研究法收集了有关北京奥运和全民健身的相关论文、专著和相关文件并进行分析。

1.2.2问卷调查法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体育统计学方法对各种数据指标进行处理,运用Excel和ssps13.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

处理。

1.2.4逻辑分析法

本文主要运用演绎、归纳、分析、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本文研究中出现的概念界定、论点证明、问题的剖析等

方进行论证。

2结果与分析

2.1奥运过程弱势群体的分类及其特征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vulnerablegroups。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

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

国人大5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

概念,弱势群体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根据奥运举办及其进行过程,将弱势群体大致分为赛场上弱势群体和赛场外弱势群体。赛场上弱势群体主要

指在比赛过程中因意外受伤、发挥失利的运动员以及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参加奥运比赛的运动员。赛场外的弱势群

体主要指现场和现场外观众中的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病患者、失业者、贫困者、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等。

弱势群体在整体上具有以下重要特征:一、赛场上的弱势群体主要是竞技性弱势群体,具有明显的竞技性特征。

即赛场上运动员在参与比赛,参与竞技过程因主客观因素而导致发挥失利、意外受伤而使自身处于弱势地位。二

、赛场上的弱势群体具有公平性特征。即赛场上的弱势群体是在公平、公正的竞赛规则和同等竞技环境下较量的

,因此,公平性是赛场上弱势群体具有的另一特征。三、赛场外的弱势群体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生理性。即生理性

弱势群体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如年龄、疾病等。四、赛场外弱势群体另一特征是社会性,即这类群体基本上是

由于社会原因造成的,如下岗、失业、受排斥等。

2.2奥运过程弱势群体的媒体报道与全民健身的发展

体育强国要求不仅在竞技上勇争金牌,同时要求全体人民参与奥运,参与体育锻炼,没有民众参与的体育之

国,不能称之为体育强国,这样的体育发展也是不完善的。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了纪

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国务院日前批准,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设立全民健身日,是适

应人民群众体育的需求,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需要,是进一步发挥体育的综合功能和社会效应,丰富社会体

育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目标迈进的需要,也是对北京奥运会

的最好纪念。1995年,我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至今已经开展了十多年的“全民健身周、月”活动。国

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盛志国表示,要把“全民健身日”与已有的全民健身活动相结合,并且有所创新。

2.3奥运过程新闻媒体针对不同弱势群体进行适时、恰当的客观报道,以推动全民参与奥运,参与健身

2.3.1准确表现社会各弱势群体的典型形象,注重以人为本

经受商业化和市场竞争浪潮冲击的新闻媒介,其角色定位以及具体的采编原则难免不是完全出自公心,这也是不

可否认的事实。媒介所选择的新闻事件和制造的议题大都有利于社会优势群体,少有人关注弱势群体或者说弱势

群体的形象被忽略了,或者被进行负面的描写。因此媒体及其从业人员首先要端正对弱势群体的态度,平视弱势

群体的存在,尊重弱势群体的要求,注意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而不是怀着一种优越感俯视他们,居高临下地怜

悯弱势群体,更不能片面宣传、强化强势群体的价值观,并把这种价值观强加给弱势群体。如果这样的话,是难

以真正改变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的,尤其会打击社会中同样处于弱势地位群体的体育参与积极性,不利于全民健

身的发展。

2.3.2对赛场上弱势群体的媒体报道注重精神传递,理性看待输赢现代奥运创始人顾拜旦“重在参与,而不是取

胜”的格言告诉我们,在竞技场上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强”不仅仅体现在运动成绩上,同时也体现在运动精

神的更高、更强,体现在自我挑战的大无畏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中外比较显示,中国人多关注金牌,外国人更欣赏“体育明星”,例如,雅典的报纸中根本就没有金牌榜。因此

北京奥运报道对金牌的关注要适可而止,多转播不同国家的运动员,欣赏他们精彩的体育比赛,注重人文关怀和

人文精神的含量。央视雅典奥运报道明显增加了人文含量,提出了“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金牌”的口号。在报道

中,没有一味将镜头对准胜利者,在“王者英雄”和“雅典之星”的评选中标准中,增加了奥林匹克“参与精神

”、“和平精神”、“奋斗精神”中蕴涵的人文元素,很多非金牌获得者成为报道的主角,如男子单杠铜牌获

得者俄罗斯体操选手涅莫夫、中国男子花剑队等。此外,对于失败者,也给予了相应的关怀和鼓励,如对失利的

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寄予了肯定,大大改观了以往“胜则捧”、“败则批”的旧传播观念,注重精神传递,理性

看待输赢,正确引导了社会舆论。

因此可见,我们的新闻报道能否把赛场外的弱势群体的参与情感和愿望及时传递给大众,把以人为本的深厚内涵

反映出来并以之形成特殊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成为人们的舆论焦点,是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的,

有利于促使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奥运以外的体育健身活动。如在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在各国都有中国人和世界各

国人民一道护送火炬的顺利传递,当然这其中不乏残疾人,普通工人等,他们同样期望对奥运的举办近一份力量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根据奥运举办及进行过程,将弱势群体大致分为赛场上的弱势群体和赛场外的弱势群体。赛场上的弱势群

体主要指在比赛过程中因意外受伤、发挥失利的运动员以及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参加奥运比赛的运动员。赛场外的

弱势群体主要指现场和现场外观众中的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病患者、失业者、贫困者、下岗职工、农民工等

等。

3.1.2弱势群体具有以下重要特征:一、赛场上的弱势群体主要具有明显的竞技性特征及赛场上的弱势群体的产

生具有公平性特征。二、赛场外的弱势群体主要是生理性特征和社会性特征。

3.1.3关注弱势群体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成功举办“人文奥运”,的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推动全

民健身需要。

3.2建议

3.2.1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端正对弱势群体的态度,根据不同弱势群体的性质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适时、恰当的

客观报道,而非过分突出民族主义思想,背离奥运精神,准确表现社会各弱势群体的典型形象。

3.2.2奥运过程媒体报道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对赛场上因意外受伤和发挥失利的运动员更要注重精神的传递,

理性看待输赢,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而非过度渲染个人英雄,忽视人文关怀,“无论是输是赢,我们都会爱你”

,但愿我们的媒体能多发出这样的声音。

参考文献:

〔1〕钟玮,仇军.举办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市不同社会阶层的影响研究〔J〕.北京:体育科学,2007,27(l).

〔2〕张敏,方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奥运报道〔J〕.武汉:视听天地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