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1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张丹青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八小学830000

摘要:信息技术是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必备的手段,如果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不能为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与竞争的需要提供支持,就会被信息化社会所淘汰。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自学能力自学意识思考自学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常常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可是,往往一节课40分钟,学生除了盲目的实践操作外,并没有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大部分学生仍然习惯于等待通过教师的演示获取知识。针对这一现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出发,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二、转变教师观念

《论教学过程与教学方式》中有一句话:“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地把教师的作用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从大变小,最后消失。”因此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转变观念,大胆放手,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纳入教学目标中,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怎样自学。

三、加强学生对自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

“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在课上我让学生讨论莱辛为什么这样说,学生都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学习。他们举例说:“如果我们有了学习知识的能力,那么没有老师时自己也能学会了。”学生的讨论准确地告诉了自己,应当掌握自学的能力。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抓住各种机会,让学生通过先自主分析再讲解的方法开展教学,时刻让他们意识到学习要靠自己。

四、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逐渐培养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

1.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看书自学的习惯。

据调查,不具备自学能力的学生往往习惯依赖于从老师、同学那里获取答案,没有看书自学的意识。所以,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进行自学的有效措施之一。

(1)创设预习的氛围。初期,可以先在班里挑选几个自学水平稍好的学生率先开展课前预习,并通过课堂展示,让全班同学羡慕自学成功的学生,激发学生对课前预习的兴趣。

(2)用激励性手段,鼓励学生坚持开展课前预习。预习是开展自学良好的开端,对于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我们不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通过预习学会新知,而是让学生在预习的活动中感受自主求知的乐趣。亚里士多德说:“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当学生将预习当成一种习惯时,也就转化为能力。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习新知。

(1)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体验自学过程中的快乐。例如,六年级logo语言中的一课《奇数角的画法》,可以先让学生用日常生活中画五角星的方法边画边思考小海龟是按照什么顺序画的。由此,让学生用自己乐于接受的方式,对五角星的画法有个整体思路。再用logo语言写出基本命令,并提示不会的地方用横线空出来。由于有了清晰的思路,学生很快能写出前进右转的命令。

(2)先探索,再看书。如《蜻蜓点水——设置动作渐变动画》一课中有关将位图分离的知识,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在课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导入一张带有白色背景的蜻蜓位图。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他们会想到用橡皮擦去背景。可是通过实践,发现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这时,再组织学生有目的地看书:“如果要去掉白色的背景,需要用到什么方法?”当学生找到答案后,顺势组织他们讨论:“为什么我们要把位图分离呢?”由于有前面失败的经验,学生自然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解释道:“因为导入进来的位图是个整体,通过分离后,图片不再是一个整体,就容易分离掉其中的部分。”“吃一堑,长一智。”学生在这种猜测、验证、推翻猜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最终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总结出了原因。

3.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六年级上册《利用重复命令绘制正多边形》,教材首先出示了正五边形的画法。当学生掌握后,可以组织他们自己去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运用这个规律绘制正六边形、正七边形等等。学生的潜力是无法估量的,他们不仅能根据这个规律绘制出其他的正多边形,并且能通过老师引导,总结出用logo语言画x正多边形的公式。虽然这个公式书上也有,可是,这些内容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而概括、归纳、总结的知识,从而才能真正纳入他们的认知结构,贮存于大脑。这种由零到整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一种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沈长文武志强《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的研究》.2010年11月。

[2]黄瑞科《小学学困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研究》.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年11月。

[3]李保强《苏霍姆林斯基减轻学生负担思想及启示》.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2期。

[4]江山野《论教学过程与教学方式》.《教育研究》,1983年,第9、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