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角子宫妊娠的诊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1

残角子宫妊娠的诊治

刘发莲

刘发莲(江西省抚州第五医院妇产科江西抚州344000)

【摘要】目的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8年来收治的2例残角子宫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均手术探查后确诊。结论残角子宫妊娠发病率低,易误诊,孕早期超声有助于诊断,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手术。

【关键词】残角子宫妊娠诊断手术

【中图分类号】R71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209-02

残角子宫妊娠临床较少见,易误诊。残角子宫的妊娠率占总妊娠的1/10万。我院对2003年至2011年收治的经手术确诊的2例残角子宫妊娠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26岁,孕2产1。因停经69天,刮宫术后16天,血HCG持续阳性于2003年9月11日入院,末次月经2003年7月3日,于停经43天时门诊行人工流产术,术中未见绒毛,术后一直有少量阴道出血,伴肛门下坠,血HCG持续阳性。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右侧可触及5cm×6cm与子宫相连的囊实性包块,B型超声示:子宫右侧6cm×5cm×5cm包块,内有胎囊,但探针进入宫腔后不能进入包块内,入院复查血HCG72000miu/ml,考虑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或残角子宫妊娠可能,行开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略大,右残角子宫妊娠,内有胎囊,行残角子宫及右附件切除术。

例2:患者30岁,孕2产0。因停经49天,B超发现右附件包块3天于2007年11月12日入院,末次月经2007年9月25日,停经34天自测尿HCG阳性,停经39天起有恶心等不适。于11月10日在外院行B超检查示右附件38×27×39mm混合回声光团,边界清,性质待定。压迫右下腹后感胀痛不适,此后一直感右下腹胀。于11月11日转我院求治。查血HCG41488miu/ml。复查B超示子宫右侧可见肿块36×31×34mm,边界清,形状圆,内可见不均等高回声及不规则液性暗区,周边及其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考虑宫外孕可能,待排宫外滋养细胞疾病。妇科检查:宫颈光滑,无举痛。子宫正常大小,无压痛,活动可。右附件可触及40×30mm的包块,边界清,活动可。考虑异位妊娠可能性大,于11月13日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右残角子宫妊娠,行右残角子宫及右附件切除。

2.讨论

残角子宫为先天发育畸形,由于胎儿期Müllerian氏管的中下段发育缺陷,两侧未均等正常发育,形成在正常子宫旁有一个小的子宫附属物,通过一个纤维组织的蒂与正常子宫相连。Buttram按其有无宫腔及是否与正常子宫的宫腔相通而分三型:Ⅰ型:残角子宫有宫腔且与正常子宫宫腔相通;Ⅱ型:残角子宫有宫腔,但与正常子宫宫腔不相通;Ⅲ型无宫腔[1]。临床多以Ⅱ型常见。子宫残角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残角内生长发育[2]。临床上Ⅰ型、Ⅱ型因有宫腔,有内膜周期性变化,可以引起残角子宫妊娠,而Ⅲ型因无宫腔、体积小、无内膜,不会造成残角子宫妊娠,但可能会导致输卵管妊娠。残角子宫妊娠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但由于残角子宫肌壁发育不良,不能承受胎儿的生长发育,多于妊娠中期出现破裂,出现严重的内出血,症状似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本文2例残角子宫妊娠均发生在早孕时期,1例是人流后未见绒毛组织,超声提示子宫右侧包块,考虑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或残角子宫妊娠可能,而行手术探查术。另一例则是由于早孕期超声提示子宫右侧包块,而及时手术,避免了严重的后果。本文由于孕早期正确的使用了超声的辅助检查,及时的终止妊娠,避免了严重的后果发生。残角子宫妊娠超声图像特点:宫腔内无妊娠征象,在宫外包块中可见妊娠囊、并可见到周边清晰的胎盘及较厚的肌壁回声。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加强孕期的保健,尤其是早孕期的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以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但残角子宫妊娠早期诊断率低,误诊率高。对人流后未见组织吸出或中期引产失败等,应高度警惕本病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09-1310.

[2]乐杰.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