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陈洁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陈洁梅

陈洁梅

陈洁梅(福建龙岩市永定区医院病人服务中心364100)

摘要: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来说,发病后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医学抢救治疗,是保障其生命安全的的关键。因此,优化急诊科室的护理流程能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带来积极的影响作用。本文围绕该课题,选取了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临床收治的共计6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作为调研对象,对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急诊护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

前言

由于冠状动脉紧急发生持续性的缺血或缺氧的情况,会造成心脏肌肉的坏死,医学上称之为急性心肌梗死。具体的临床病症表现主要是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少数的患者没有明显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严重的会造成患者的生命危险。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持续上升,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200万[1]。约5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之前的1至2天或者是1至2周内会出现前驱症状,例如原有心绞痛的患者发现病情加重,且发作的时间有所增长,口服硝酸甘油的药果变得不理想,对于以往没有心绞痛的患者则突然出现了时间较长的心绞痛症状。

大部分的急性心肌梗死疾病都是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病理基础之上的,因为一些诱因而导致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阻塞动脉的管腔而造成的心肌缺血坏死。此外,心肌耗氧量过于剧烈或者是冠状动脉出现痉挛也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的诱因之一。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来说,发病后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医学抢救治疗,是保障其生命安全的的关键。尤其是在急诊科室救治的这段时间,应尽可能的缩短发病开始到就医治疗的间隔时间。而急诊科室对于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能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带来积极的影响作用。本文围绕该课题,选取了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临床收治的共计6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作为调研对象,对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下是具体的报告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临床收治的共计6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作为调研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中男性病患的人数是21人,女性病患的人数是12人,年龄最小的43岁,年龄最大的85岁,平均年龄为(68.6±1.2)给予对照组的全部病患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的常规抢救治疗[2]。观察组中男性病患的人数是18人,女性病患的人数是15人,年龄最小的47岁,年龄最大的86岁,平均年龄为(70.1±1.4)给予对照组的全部病患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增加优化急诊护理的流程抢救程序。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全部病患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基本资料方面的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两组对象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中的全部病患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的常规抢救治疗。即在病患到达急诊科室后,护士按照医嘱为其完成吸氧、建立静脉通道以及实施心电监护等急诊抢救护理流程,等到医生为病患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后,进行手术的准备工作。给予对照组的全部病患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增加优化急诊护理的流程抢救程序[3]。即在急诊科室接收到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电话之后保障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出诊,并且在出诊的途中给予患者或其家属一定的电话指导,要求病患保持平卧姿势等待医生的救援。

在急救现场第一时间完成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等工作。等病患入院之后,立即打开绿色生命通道,为其提供一站式的医疗服务,协助其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心电图检查、血常规、凝血系列、心肌酶学、心肌标志物等常规心肌,梗死等检查项目。同时,联系好心内科、或者联系好上级医院做好介入导管室等相关的科室做好手术的准备工作。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患到达急诊科室接受诊治后的抢救时间和两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治疗成效进行对比,同时统计相关疾病治疗有效率及病患死亡率等数据。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6.5统计软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全部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当P<0.05的时候,则是作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

2结果

从统计数据得知,观察组的病患在急诊科室的停留时间平均为40.1±3.5分钟,而对照组的病患在急诊室停留的平均时间为67.3±3.8分钟,观察组所用的时间明显更少,数据在统计学有意义(P<0.05)[4]。经过计算观察组的病患经过抢救的有效治愈率为94%,而对照组的患者经过抢救的有效治愈率为80%,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更高。此外,观察组的病患在急诊急救中的死亡率为零,而对照组存在2%的死亡率。可见观察组的急诊护理方式能够给与患者更多的生命安全保障。

3讨论

经过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更加进一步明确了各项抢救工作的执行时间即操作顺序,使临床护理抢救的工作趋于科学合理化和程序规范化。能够为患者提供绿色生命通道,尽最大可能缩短患者等待的时间,以人为本,让患者接受最为有效的的急诊抢救治疗。各项工作的细致化要求,让护士人员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各自的职责,避免了专科护士由于工作繁忙或个人水平、能力的不同而对患者的护理造成遗漏或疏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能够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大幅度缩短患者在急诊就诊的时间,提高了抢救工作的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罗韵之,王玉娟,王会芳,等.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临床影响[J].临床研究,2017,25(12):23-24.

[2]韩茜.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J].健康之路,2017,11(8):218-219.

[3]郭秋杰.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及抢救时间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0):220-221.

[4]林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48):67-68.

[5]于佩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378-1380.

[6]梁晓雅.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中严重并发症的急救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1876-1878.

[7]朱秀芬.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9(06):13-15.

•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