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高职特色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高职特色探讨

李彦1方芳2

李彦1方芳2(1.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000;2.河北联合大学,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学科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理论课,高职院校必须将高职理念贯穿和融入到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之中,着力培育并凸现高职课程的特色。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高职;特色;培育

一、探讨和培育“基础”课程高职特色的重要前提

1.高职教育同时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属性。高职教育主要面向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鉴于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必须把学生定位在即将走向第一线职业岗位的社会人,结合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特点、要求和发展趋势,有选择、有重点地凝练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符合“第一线”职业岗位要求的理论素质、道德素质、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法律素质。

2.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因此,“基础”课教师应当在遵循一般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把握高职教育的特征,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融“教、学、做”为一体,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必备的道德与法律知识,然后通过自身的实践将其内化形成为较强的能力。

3.高职教育一般是以行业或企业为依托的,这就要求“基础”课的教学模式既应满足普通高校对于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培养方面的相关要求,还应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

二、按照高职理念充实和凝练教学内容

1.以项目为载体进行课程设计。在“基础”课的教学及改革过程中,必须着眼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确立“心灵上有感触、思想上有提高、行动上有表现”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的束缚,将项目作为载体,以职业为导向来选择课程项目,使高校学生的职业水平得以提升。

2.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进行模块教学。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按照各专业培养目标中关于岗位素质的具体标准来看,课程设计主要涵盖了三大模块,即理论教学、自我学习和社会实践。理论教学模块是在基本教学任务完成的同时,按照岗位培养目标,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等内容进行重点讲解,使学生不但学到岗位操作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促使其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努力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自学模块是经过了理论教学之后,要求学生在限定的自学时数以内,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并安排好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

3.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在高职“基础”课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是其中比较关键的内容。我们开展“基础”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高校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细化到岗位或行业层面,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性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各个专业的学生对其即将从事的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有清楚的认识,从而顺利正确的思想道德标准和价值观。

4.强化实践能力教育,扩展实践教学内容。“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健康的道德意识以及自律能力是开设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但这实现这一目标,安排必要的实践活动比较关键。所以,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必须穿插必要的实践教学内容,且要确保实践教学的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1/3。

三、遵循高职理念选择和运用教学方式

在高职院校的所有课程安排中,“基础”课程属于一门讲授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公共基础理论课。所以在授课时,必须遵循高职教育理念,按照各个专业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如在讲授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尽量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制作FLASH动画以及相关教学视频等,通过生动形象的教授方式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使其更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

四、贯彻高职理念改革和健全考核机制

在“基础”课的课程及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必须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程特点,采取思想认识与实际表现像结合的考核办法,始终秉承“知行统一”的原则,构建“理论考核+行为评价”的考核办法,在客观地反映学生道法律知识和道德素养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学生进行自我修养,学会更加理智地处理问题。

五、把握高职理念建设和打造教学团队

要顺利开展课程及教学的改革,就必须构建一支“基础”课专职教师团队,实行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严把政治关、师德关和业务关。同时,注重对专职教师的理论培训,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安排专职教师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实践工作,从而为专职教师的教学科研项目提供实践经验。同时,还要构建一支“基础”课兼职教师团队。

总之,“基础”课的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联系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高职理念指导教学及课程的改革,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思想贯穿于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全过程,着力培育“基础”课程的高职特色,使“基础”课指导高校学生的学习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