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分析

李素飞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157011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4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其中20例行手术治疗(A组),20例行非手术治疗(B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SIA分级情况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只要术式选择合理、手术操作正确,能获得较理想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关键词】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8-061-01

本文对2010年10~2015年1月收治4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分别采用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并进行随访和疗效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A组共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46岁;B组共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病程、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术前颈围或牵引制动,伤后就诊者予以激素治疗,并予脱水、营养神经等辅助治疗。⑴A组:颈前路:采用颈前路单节段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颈前路2或3个病变间盘之间的椎体次全切除+病变间盘摘除+椎间大块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颈前路2个病变间盘之间的椎体次全切除+病变间盘摘除+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颈后路:手术采用单纯颈后路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采用单纯颈后路C3-7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采用颈后路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不稳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小关节植骨融合术。所有患者均术后继续给予以脱水剂、激素及颈托制动等处理;⑵B组:所有伤后就诊者予以颈围,颌枕带牵引制动,颅骨牵引制动,沙袋固定。使用脱水剂、激素、高压氧治疗3周。

1.3ASIA评分标准[1]评分标准分为A、B、C、D、E,具体标准如下:为完全损害,在骶段没有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B、C、D均为不完全损害,其中在神经平面以下有感觉功能存在,但是没有运动功能存在为B,有运动功能存在,但肌力在3级以下的关键肌占很大部分为C;有运动功能存在,并且肌力为3级或者3级以上的关键肌占很大部分为D;感觉及其运动功能均无异常为E。

2结果A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B组,见表1。

3讨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发生,主要来源于颈椎过伸性外力的直接损伤,外力作用的程度不一定很重。研究发现,发生此类损伤患者的颈椎通常已存在颈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后纵韧带钙化或骨化、颈椎退变或不稳等可致颈髓损伤的高危因素。椎管间隙储备空间狭小,在轻微或隐匿的过伸性暴力作用下即可能导致颈髓损伤[2]。其治疗受到医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3],究竟采用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存在一定争议。通过短时间的制动、注射用甲泼尼松龙冲击治疗、脱水、神经节苷酯等神经营养药物的使用、高压氧等非手术治疗可使颈脊髓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部分症状轻的可完全恢复,而手术患者中部分手部感觉肌力障碍无明显改善,使部分学者建议保守治疗。研究发现,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中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差于手术治疗,通过非手术治疗后虽然可部分恢复脊髓功能,但是脊髓受压未得到有效的减压,或者颈椎节段不稳,反复刺激引起脊髓慢性病变不利脊髓功能的恢复,甚至部分患者出现“反跳”加重的现象,因此,随着对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研究的深入及治疗的观察,对此类损伤临床上多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应早期手术,早期手术减压可减轻脊髓水肿,改善脊髓的血液循环,防止了脊髓的继发性损害,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减压和稳定性的重建是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术式的选择应视MRI检查的状况而定:I型:以颈椎间盘突出或脱出为主要表现,颈椎单节段间盘突出,脊髓腹侧受压迫,与病变间盘相对应颈髓节段T2高信号改变,行颈前路单节段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个间盘病变者,则行颈前路2个病变间盘之间的椎体次全切除+病变间盘摘除+椎间大块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或行颈前路2个病变间盘之间的椎体次全切除+病变间盘摘除+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Ⅱ型:存在有各种原因所致椎管储备间隙消失或明显减少的病理基础为特点,由颈椎管狭窄,其中合并有后纵韧带骨化及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因素引起的椎管储备间隙消失或明显减少,致使颈椎腹背侧均受压迫者。手术采用单纯颈后路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或采用单纯颈后路C3-7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Ⅲ型:在椎管储备间隙消失或明显减少的基础上,伴有节段性颈椎椎间不稳,手术分别采用颈后路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不稳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小关节、椎板植骨融合术;其中不稳定节段处的椎间盘突出较明显,颈前路病变间盘之间的椎体次全切除+病变间盘摘除+椎间大块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或采用后前联合入路。

临床上应根据颈椎损伤、失稳的类型、椎管狭窄程度及范围、颈椎退变类型,影像学表现,合理选择既安全简单又稳定可靠的手术方法,正确规范的手术操作,无论颈前路或后路减压,均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常晓明,任锟,孙永强,等.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44例分析[J].光明中医,2009,24(12):2283-2284.

[2]沈哲,李振宇,闫洪印,等.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解剖机制与治疗方式的探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0,28(4):452-454.

[3]孙邦建,何磊,段泽敏.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分析[J].河北医药,2010,32(10):1273-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