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诊断小儿鞘膜积液的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彩超诊断小儿鞘膜积液的价值探讨

王志琼

王志琼(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人民医院功能科672100)

【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在小儿鞘膜积液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探头频率为7.5~10.0MHZ的SIEMENS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52例腹股沟区或阴囊内有无痛性包块的男性小儿进行彩超检查,收集腹股沟区或阴囊内为囊性包块(即鞘膜积液)的病例42例,按照其不同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类、总结。结果如下:单侧鞘膜积液37例,其中睾丸鞘膜积液22例,精索鞘膜积液10例,睾丸精索鞘膜积液3例,交通性鞘膜积液2例。双侧鞘膜积液5例,其4例为双侧睾丸鞘膜积液,1例为右侧睾丸鞘膜积液合并左侧精索鞘膜积液。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在小儿鞘膜积液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型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对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是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小儿鞘膜积液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3-0187-02

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笔者共检查了经临床医师检查在腹股沟区或阴囊内有无痛性包块的男性小儿52例,本文收集了其中的42例超声诊断为鞘膜积液的病例(其余的为疝、淋巴结肿大等),以探讨彩超在诊断小儿鞘膜积液方面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42例男性患儿,年龄35天~11岁,都经临床医师检查发现在腹股沟区或阴囊内有无痛性的包块。检查仪器使用SIEMENS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10.0MHZ。先让患儿仰卧位,必要时也可取站立位,充分暴露患儿腹股沟区和阴囊部位,仔细扫查包块所在的位置,以及双侧睾丸、附睾的情况,观察包块与睾丸的关系,记录其形态、大小,声像图特征,得出相应的鞘膜积液的超声诊断[1],42例病例经手术或随访得到证实。

2结果

鞘膜积液发生于单侧37例,其中睾丸鞘膜积液22例,精索鞘膜积液10例,睾丸精索鞘膜积液3例,交通性鞘膜积液2例。双侧鞘膜积液5例,其4例为双侧睾丸鞘膜积液,1例为右侧睾丸鞘膜积液合并左侧精索鞘膜积液。声像图特征为:腹股沟区或阴囊内探及长条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片状无回声区,大多透声好,偶有病例在无回声区内可见散在弱回声光点,考虑为合并感染所致。鞘膜积液的超声表现分4型[1]:①睾丸鞘膜积液表现为阴囊肿大,阴囊内充满液体呈囊肿样无回声区,睾丸附着于鞘膜囊的一侧,液体包绕睾丸三面,呈“半岛”征。②精索鞘膜积液表现为阴囊上方或腹股沟区探及囊肿样无回声区,积聚的液体位于精索部位,而与睾丸不相关,阴囊无明显增大。③睾丸精索鞘膜积液(或称婴儿型鞘膜积液)表现为液性暗区除包绕睾丸外,并延伸到精索部,液性暗区上端窄,下端宽,沿包块长轴扫查,切面呈“梨形”[2]。④交通性鞘膜积液表现为液性暗区在刚开始检查时较明显或较大,随着仰卧的时间增加,液性暗区可见缩小甚至消失,让患儿站立或行走数分钟后,液性暗区复又出现并逐渐增大。

3讨论

小儿鞘膜积液的形成要追溯到胚胎发育的早期,下腹部腹膜形成一突起进入腹股沟并延伸至阴囊底部,称为鞘突管,睾丸紧贴鞘状突背侧经腹股沟管进入阴囊。位于腹股沟管内环口称为腹膜鞘突,位于腹股沟管外环口称为睾丸鞘突。正常情况下,鞘突管在胎儿出生前先从腹股沟内环处(腹膜鞘状突)闭塞,然后近睾丸端的鞘突管也开始闭塞。闭塞过程由两端向中间延续,使精索部鞘突管形成纤维索,仅仅睾丸部鞘膜留有间隙,成为睾丸固有鞘膜腔,与腹腔是不相通的[3]。鞘突管在不同部位的闭合不全,就形成了4种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

3.1睾丸鞘膜积液发生于睾丸固有鞘膜内。正常情况下,睾丸的两层鞘膜之间只有极少量积液。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小儿多为原发性睾丸鞘膜积液。睾丸鞘膜积液的特征性较明显而易诊断,声像图可见睾丸附着于鞘膜囊的一侧,液体包绕在睾丸三面,呈“半岛”征。

3.2精索鞘膜积液又称精索囊肿。腹膜鞘状突两端闭合,而中间的部分未闭合且有积液所致[4],故囊内积液与腹腔和睾丸固有鞘膜均不相通。

3.3睾丸精索积液又称婴儿型鞘膜积液。腹膜鞘状突内环处闭合,但其他部分未闭合。积液与睾丸鞘膜囊相通,而上端与腹腔不通。

3.4交通性鞘膜积液属先天性发育不完全。腹膜鞘状突在出生后未闭锁,使鞘膜腔与腹腔相交通。积液量随体位而改变,如果通道宽大,肠管和网膜均可进入鞘膜腔,即合并先天性腹股沟疝。腹股沟疝超声表现为在阴囊无回声区内可见肠内容物形成的不均匀点或片状稍强回声。平卧后或手法可使肠管还纳入腹腔,增加腹压或站立后又复出现[2]。由于交通性鞘膜积液往往交通的管道腔隙甚小,超声很难发现,不易与婴儿型鞘膜积液鉴别,需结合病史和体征,或早晨刚起床与长时间站立后作对比检查,或用手挤压阴囊前后作对比探测,方能作出鉴别[1]。

小儿鞘膜积液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新生儿鞘膜积液部分可逐渐自行消退,无需手术。在以往,鞘膜积液的检查,主要依据临床触诊、透光试验等方法来诊断,但此种方法具有假阳性,且不能准确作出分型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简便易行,对小儿无伤害性,既能确定鞘膜积液的类型,还能测定鞘膜腔内积液量的多少,在小儿鞘膜积液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型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对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是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三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089.

[2]曹海根,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81-583.

[3]夏焙,吴瑛.小儿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76-377.

[4]朴京玉,郭星,池成根.高频超声诊断小儿精索囊肿[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12):926-928.

[5]周鸿,张振玲,史丽雅,宋丁.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神经鞘瘤的价值[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7,2(3).

[6]袁述芳.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