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的预防及控制

/ 2

疟疾的预防及控制

李众

李众(黑龙江省鸡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8100)

【中图分类号】R25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153-02

疟疾由蚊子传播的寄生虫病,它的病原体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卵形疟(又称蛋形疟)。在我国较常见的为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另两种少见。

1恶性疟治疗

①对氯喹未产生抗性地区恶性疟治疗成人量氯喹1.2~1.5g3天分服(第1天0.6g,第2、3天各0.3或0.45g),加伯氨喹67.5mg3天分服(每日22.5mg)。

②对氯喹产生抗性地区恶性疟治疗任选以下方案之一。哌喹1.5g3天分服,加伯氨喹45或67.5mg2天或3天分服:咯萘啶1.2g加磺胺多辛1.0g2天分服,加伯氨喹45或67.5mg2天或3天分服;咯萘啶0.8~1.0g加磺胺多辛1.0~1.5g加乙胺嘧啶50~75mg,均2天分服;青蒿琥酯钠600mg5天分服(第1天100mg2次,第2~5天每日50mg2次),加伯氨喹67.5mg3天分服(以上均为成人量)。

2病例侦查

①被动侦查。有镜检条件的单位要开设疟疾门诊镜检站,在5~10月间对来院就诊的“三热”病人(临床诊断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发热)和所有到医院就诊来自高疟疾疫区的流动人员均需进行血检。其他月份血检“二热”病人(临床诊断疟疾、疑似疟疾),年血检率0.2%~0.5%。

②主动侦查。在流行季节,定期对当时和访视间隔期的发热病人或“三热”病人(临床诊断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发热)采血、涂片、镜检。

3疫点处理

①对疫点进行调查。收集气象资料、人员流动情况、居民生活习惯、防蚊条件牲畜情况、周围人群疟史和发热情况、蚊媒情况,必要时(连续发现2例以上本地新感染病例的疫点),可对周围人群进行血检或间接荧光抗体测定。

②处理。对疫点发现的带虫者进行根治和定期随访;加强主动侦查;对活动性残存病灶和新病灶的病家及周围人群进行集体服药,必要时(根据病例多少和媒介蚊种)进行局部或全村灭蚊。

4常用操作

(1)疟原虫检查

①玻片的准备。涂制血膜用的载玻片用前需经清洗处理,新玻片用洗洁精或洗衣粉清洗(已用过的玻片用洗衣粉或清洁液),然后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在95%乙醇中浸泡,擦干或烤干后使用(或不用95%乙醇浸泡,直接烤干后用干净毛巾在玻片两面来回擦拭)。

清洁液配制: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洁液为铬酸洗液,含工业浓硫酸100ml、重铬酸钾80g,水1000ml。先用冷水将重铬酸钾溶化,然后徐徐加入浓硫酸,同时用玻璃棒搅拌。

注意:清洗玻片时要用干净纱布在玻片两面来回擦拭;玻片包装时,必须带上清洁的手套,防止手上污物或油脂将玻片弄脏。

②采血及血片制作。在同一玻片上涂制厚、薄血膜各1个。取血量4~5mm3(约一个火柴头大小),在玻片的外1/3与中1/3交界处涂制直径为0.8~0.9cm圆形厚血膜。另取血量1.5~2.0mm3,在玻片的1/2处往厚血膜相反方向推成2cm×3cm的舌形薄血膜,长2~2.5cm,角度大推出的薄血膜厚,角度小推出的薄血膜薄。待血膜干燥后在薄血膜基部用铅笔写上镜检站名称及血片编号,并将制好的血片放在清洁的纸盒中,加盖、防蝇、防尘。

③染色。待血片完全干燥后才可染色。血膜的固定:将涂片的血膜面向上,厚血膜在上端,略为倾斜地放置,然后固定时用小玻棒蘸甲醇在薄血膜上轻轻抹过,薄、厚血膜在同一玻片上,切勿将固定液带到厚血膜上。取姬氏原液1份,加pH7.2的缓冲蒸馏水19份,配制成5%的姬氏染液(现用现配),用滴管将配制好的姬氏染液滴于厚、薄血膜上,染色20~30分钟。用大号面盆盛半盆清水(井水或自来水),将血片连同染液同时沉于水中,然后轻轻漂动血片2~3次,再将血片斜插于晾板上(厚血膜必须在上面)。

④血片镜检。以镜检厚血膜为主,薄血膜仅供虫种、虫期鉴定及编号用。疟原虫镜检一般以放大500~600倍为宜,即用100×油镜,5×或6×目镜,采用自然光源或日光灯光源均可,显微镜光线调到最亮。镜检时必须集中思想,一丝不苟,一个视野接一个视野细致观察。一般血片可在厚血膜上镜检四条直径(即2个“+”字),约200个视野,遇有疑似血片必须查完整个厚血膜(1200~2000个视野)。

(2)快速诊断试剂盒:取10μl血,加至测试条上,再加1滴试剂A(含溶血缓冲液和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待吸干后,加l滴试剂B(洗涤缓冲液),直至吸干。不同试剂盒按该产品说明书操作。试纸条上方出现一条不连贯的红色条带,为质控带,表示操作规范;此外,无线性条带为阴性;可见线性条带颜色浅为“+”;可见线性条带颜色同质控条带为“++”;可见线性条带颜色比质控条带略深为“+++”;可见线性条带颜色比质控条带深为“++++”。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18626.

[3]沈一平.寄生虫与临床[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