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产后中风的中医治疗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妇女产后中风的中医治疗方法分析

袁继红

克山县中西医结合医院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61600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古代关于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文献和分析,进行腧穴的研究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及《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为基础,结合互联网上各大数据库、大学图书馆,上至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经典医籍,下至清代有关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腧穴文献资料,相关著作45部,包括方书、医案、医论、医话、综合性医著等。结果:古代处方统计《中华医典》及《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共收集针灸类古籍45部,记载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条文共495条。结论:历代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经脉以任脉为主,部位的选取上以胸腹部较多符合“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

【关键词】产后疾病;针灸;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118-02

产后疾病是产妇在新产后周或产褥期发生与分娩及产褥有关的疾病。产后疾病的成因多由气血亏损,百脉空乏,若稍有不慎,易致诸疾。产后疾病常见的有产后血晕、产后恶露不绝、产后发热、产后腹痛、产后痉症、产后大便难、产后排尿异常、产后自汗盗汗、产后抑郁、产后身痛、产后缺乳和乳汁自出等。古代医籍中关于治疗产后疾病的内容丰富,针灸在治疗上有另类的特点,对于妇女的经、孕、产、乳的生理特点及经、带、胎、产的病理特点,历代医家在选取腧穴的原则和方法上与中医内科的治疗又有所不同。

1.资料与方法

1.1参考资料

《中华医典》及《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共收集针灸类古籍部,记载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条文共495条。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处方中共出现的90个穴位,其中单穴处方共352条,双穴处方共71条,多穴处方共72条。记载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针灸处方最早出现在晋代的《针灸甲乙经》,共出现9条条文,明代达到高峰,出现258条。

1.2方法

以《中华医典》及《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为基础,结合互联网上各大数据库、大学图书馆,上至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经典医籍,下至清代有关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腧穴文献资料,相关著作部,包括方书、医案、医论、医话、综合性医著等。检索针古籍中有关产后疾病的针灸治疗处方并录入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和关联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整理古籍中有关产后疾的的针灸治疗的规律及治疗产后疾的常用处方和配穴规律。

2.结果

针灸对产后恶露不止和乳痈的文献较多,分别为141条和145条。以下为不同疾病统计结果:

产后疼痛:治疗的穴位共有12个,出现最多的5个腧为三阴交穴、照海穴、列缺穴、关元穴和水分穴。在进行关联分析后,建议使用腧穴:三阴交穴、气海穴、水分穴、膏肓穴、照海穴和列缺穴为治疗产后身痛的参考处方。产后风疾:治疗的穴位共有6个,分别为申脉穴、后溪穴、百会穴、临泣穴、外关穴、巨阙穴、心俞穴和神阙穴。在进行关联分析后,建议使用腧穴:外关穴、申脉穴、临泣穴和后溪穴为治疗产后风疾的参考处方。产后大小便不通:治疗的穴位共有5个,分别为神阙穴、气海穴、足三里穴、关元穴及三阴交穴。产后汗出不止:治疗的穴位共有3个,分别为后溪穴、申脉穴和太冲穴。产后呃逆:治疗的穴位共有3个,分别为期门穴、肩井穴和中胺穴。乳有余疾:治疗的穴位共有4个,分别为肓门穴、中极穴、石门穴、阴交穴和期门穴。产后脉绝不还:治疗的穴位共有1个,是合谷穴。产后阴下脱:治疗的穴位共有5个,分别为玉泉穴、神阙穴、照海穴、身交穴和少海穴。产后劳瘵:治疗的穴位共有5个,分别为膏肓穴、少商穴、曲池穴、肩井穴和心俞穴。产后血虚:治疗的穴位共有9个,分别为照海穴、神阙穴、血海穴、承浆穴、天突穴、十宣穴、少商穴、膏肓穴和气海穴。产后发强不能语:治疗的穴位共有9个,分别为列缺穴、照海穴、三阴交穴、肩井穴、会阴穴、巨阙穴、心俞穴、中脘穴和神阙穴。产后饮食不调:治疗的穴位只有1个,期门穴。产后诸疾:治疗的穴位共有3个,分别为期门穴、膏肓穴和百劳穴[1]。

3.讨论

3.1治疗产后中风应以补益气血、祛风胜湿为主要治法

治疗产后中风应以补益气血、祛风胜湿为主要治法。《妇人大全良方》卷之十九产后中风方论载:“论曰产后中风,由产伤动血气,劳损脏腑未平复,起早劳动,气虚而风邪气乘虚伤之,故中风。”《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六十一产后中风载“论曰产后血气未完,风邪中之,入于经络,则发为痉。其候口噤不开,筋脉挛急。面目呙僻。至于五脏六腑,则随所中而证候出焉。甚者瘈疭直视,角弓反张,神志昏塞,便溺遗失,喑不能言。”《寿世保元》卷七产后载“产后中风,切不可便作风治,不可服小续命汤之类,宜大补气血[7]。”提示古人比较重视气血亏虚、风、寒、湿在产后中风发病中的作用;而临床上也认为本病多因产后百脉空虚、气血俱去、多虚多瘀、筋脉失养之时,因内虚而中风邪而发,治疗以扶正祛邪、表里兼顾为主[2]。通过对产后中风方剂用药频次进行分析,发现治疗产后中风的药物多为补气、补血、祛痰湿、祛风熄风之品,因此补益气血、祛风胜湿为其主要治法,并根据不同兼证,酌情配伍具有温阳、清热、活血等功效的药物,以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

3.2基于用药模式和规则的分析

基于用药模式和规则进行分析,《医略六书》防风汤可为治疗产后中风的基础方用药模式和规则的分析结果显示,麻黄、人参、川芎、防风、当归、白芍、肉桂、独活等8味是治疗产后中风的常用药物。相似性结果分析显示,以上药物(去麻黄、肉桂)与防风汤的药物组成基本一致,防风汤出自《医略六书》卷三十。方中防风祛头项之风,独活祛脊背之风,川芎行血中之气,白芍敛经脉之阴,人参扶元气以内托,当归养血脉以荣筋,炙草缓中和胃也。7味药合用,不仅有补益气血、祛风熄风之功,更体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可为临床治疗产后中风的基础方[3]。

3.3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方剂组方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以方剂分析为突破点,通过“数据录入→数据管理→数据查询→数据分析→网络可视化展示”等功能,对方剂数据集进行处理,以发现组方用药规律。本研究运用该系统,对治疗产后中风的方剂在药物频次、高频组合的用药模式、核心药物等方面进行了挖掘与分析,发现所筛选出的8味常用药物与临床实践具有较高的契合度,为今后防治产后中风的药物选样提供了理论依据。历代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经脉以任脉为主,部位的选取上以胸腹部较多符合“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腧穴的经络与肝、脾、肾经多有关联;腧穴在关联分析中,具活血通络、袪瘀、补气养血、温经散寒、宽胸理气及行气散结等功效,对于针灸治疗产后疾病具有提示作用,反映了本病多虚多瘀、虚实错杂的病因病机的特点。根据文献研究和统计分析的结果,结合中医理论,在导师的指导下,对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治则治法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了腧穴选取的规律,并归纳了产后疾病常用腧穴处方。

参考文献:

[1]李洁,韩涛,宋立家,刘洪坤,侯丽,黄海量.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产后中风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J].中国药房,2016,27(2):171-173.

[2]叶金国.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历代文献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3]王清林.冯兴华教授治疗产后风湿病的经验与数据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