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外渗的预防和治疗

/ 1

液体外渗的预防和治疗

蒙艳

蒙艳(广西来宾市中医院内三科广西来宾546100)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4-0209-01

【关键词】预防治疗

药物从静脉注射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预防疾病和抢救急危重病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但是由于临床工作上的疏忽大意,技术操作的不熟练,忽略巡视病房,有关药物的药理知识缺乏以及病人的不配合等等,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液体外渗,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影响了治疗及抢救工作,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于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治疗是特别重要的。我们每个护理人员应做好液体外渗的预防和治疗。

1预防

预防液体外渗是确保药物的治疗,避免给病人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在临床上我们应从引起液体外渗的四大因素来考虑预防措施。

1.1药物因素主要包括药物酸碱度、渗透压、浓度等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

1.1.1适当稀释药物。

1.1.2熟悉注射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所产生的副作用。

1.1.3在液体中加入对抗其不良反应的药物。

1.1.4采用扩张血管的药物,预防液体外渗。

1.2机体因素主要指输液局部血管舒缩状态、淋巴循环状况及病人的全身状况。

1.2.1正确选择穿刺静脉。

1.2.2细心选择针头,能降低血管损伤,利于保护血管。

1.2.2.1硅胶输液针,适用于不安静病人静脉充盈,短时间输液的病人。

1.2.2.2小型留置针,适用于需大量输液、输血不安定的病人。

1.2.3避免使用血运差或者有病变的部位,避免同一部位多次长时间输液。

1.2.4长期输液者应选择深部静脉穿刺。

1.2.5正确拔针方法:一般拔针后按压5—10分钟,减少血管损伤。

1.3机械因素涉及液体输液量、速度、时间、压力及静脉输液针的选择和针头的固定方法。

1.3.1熟练的掌握穿刺技术。

1.3.2根据血管部位和静脉的大小,选择适合的针头,正确固定针头的方法。

1.3.3长期输液者,应由远端静脉开始,并定期更换穿刺部位。

1.3.4根据药物选择不同大小的血管。

1.3.5静脉输液泵应控制调节液体输注量、速度和压力。

1.4感染和静脉炎

1.4.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无菌观念,防止感染。

1.4.2加强工作责任心,经常巡视病人,对意识障碍者更要严密观察输液情况,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治疗

输液外渗一旦发生,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积极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消除组织水肿和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目前药物外渗具体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2.1用33%硫酸镁溶液湿敷可阻断神经肌肉传导,而使周围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促进外渗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局部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

2.2马铃薯切片外敷用于液体外渗引起局部红肿、瘀紫情况下效果好。

2.3热敷主要适用于血管收缩剂,如去甲肾上腺素。

2.4冷敷主要用于抗肿瘤药物及对组织有强烈刺激作用的药物,如阿霉素、安定、红霉素等。

2.5冷湿敷将水肿部位浸于湿敷液中,如0.2%呋喃西林。

2.6云香精喷洒用于液体外渗引起局部肿胀、疼痛效果好。

2.7云南白药外敷长期用抗癌药物治疗,局部血管经反复穿刺或末梢循环障碍者,输液后极易外渗致局部肿胀疼痛,应用醋调云南白药外敷治疗,效果好,见效快,无不良反应,无痛苦。

2.8湿润烧伤高涂搽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止痛、抗炎、抗感染、生理性再生修复皮肤、促进愈合、减轻损伤等作用。

2.9拮抗剂处理主要对抗药物的损伤效应,灭活药物,加速药物吸收和排泄。

2.10联合疗法采用局部用药联合应用、频谱照射或远红外线照射等。

2.11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已发生液体外渗者,不应在该处远端再行穿刺,并抬高患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