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研析1方旭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研析1方旭飞

1方旭飞2吴丹丹

(1杭州澳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8;2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265)

【摘要】药品质量管理是研发与生产全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只有满足质量要求才能通过申请注册。本文将对药品研发与生产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方法进行研究,然后对药品生产阶段的质量管理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促进药品质量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9-0345-02

引言

药品是在用于预防、质量和诊断疾病,有目的的控制和调节机体生理机能,且有着明确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随着近年来药害事件的评分发生,社会各界对于药品质量的关注也日益增加。药品质量的保证,其不仅需要有完善的检验方法和储运条件,还要依托完善的生产过程,故而药品生产过程对于确保药品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通过将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理念带入到药品生产过程中,对于可能导致药品质量出现问题的质量风险进行分析,探讨合理的控制措施,以确保药品质量。

1、药品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现状

1.1、药品生产管理漏洞

①质量管理和GMP脱节:GMP应用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帮助药品生产企业数量药品质量管理风险理念,提高其风险意识。但是部分企业在GMP实施过程中,质量风险意识较为淡薄,进注重对表面文件的定制,而不注重对实施过程的监管工作,导致实际生产过程并未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进行操作,或者仅是照搬标准进行操作,未分析他人做法是否符合自身生产需求,从而导致形式符合与实际内容脱节情况的出现。②工艺流程执行随意化:在目前药品生产过程中,仍有部分部分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足,未能够按照严格、标准化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药品的生产操作,擅自更改操作规程,导致了不良事件的发生。③成本控制错误:企业作为一个以营利为最终目的的单位,其生产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控制成本,确保药企利润的最大化。但有部分药企由于风险意识较为淡薄,盲目的最求高高利益,置生产过程中以及存在或潜在的风险于不顾,导致药品不良事件发生。④人员GMP意识薄弱,应付性培训随处可见:人员控制是GMP环节最重要的部分,也是生产过程中引入风险最高的环节,但现在许多药厂的人员培训很多都是应付性,考核方式也相对随意,导致药品生产存在风险;⑤未注重药品关键点:在检查或审计时,检察人员一般检查对可追溯的部分,例如一些纸质记录,设备上的生产记录等,这也使得一些药企对可追述部分很重视,而忽略了真正最重要的部分。例如无菌药品检测时,无菌性才是一个药品的关键,但因无菌操作检测的可追溯性相对欠缺,所以一些药厂反而更注重HPLC等一些可追述的理化检测。

1.2、药品自身特殊性

不同种类药物的生存工艺过程各不相同,尤其是中药、生物制药等存在着与一般化学药品不同的特殊性,导致其生产过程中质量风险更高:①中药: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宝贵财富,其中一部分时候安全、无毒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中药原料主要包括原药材和生产用辅料等,而药材的生长和分布又极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其质量极易受到品质、产地、生长环境、采收操作、储运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加之辅料质量标准的差异,极易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而中药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原料特殊性的影响,导致其极易被细菌所污染,使其生产工艺过程变得更加复杂;②生物药品:相对于其他种类药品而言,生物药品具有生产和制备特殊性和检验特殊性两方面,而这两方面对于生产过程中的要求均极高。

1.3、生产过程控制技术水平落后

我国工业现代化起步较晚,从而导致药品生产工艺水平和生产过程中控制技术水平较发达国家来讲相对落后,导致大部分药企药品生产过程以基于终点时间来判断的方式进行生产。制药技术和设备水肿也相对较为落后,导致制药单元缺乏客观的条件控制和治疗检验,使得目前我国药品在生产过程中,多采用批抽检的实验室检验来进行质量评估。这样一来,问题出现了,采用终点时间来判断时,缺乏对原理理化性质变化的评估,而批抽样等实验室检验仅为事后检验,无法在生产过程中或者产前发现质量偏差问题,虽然通过参考《中国药典》相关规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管理,但是由于药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生产难度增加,药品质量难以控制。国内药企生产过程控制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导致生产自动化程度不足,加之缺乏对生产过程参数的有效控制,极易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批次间质量存在差异等情况的发生。

2、质量风制措施

2.1、质量检验控制措施

性状检验,对药品外表感官、色泽和气味进行规定,一般药品色泽可以直接反应出其内在质量变化,在外观描述时要有依据,不能随意制定,必须结合质量检验和稳定性考察结果,建立色泽变化与其内部物质含量等指标变化的联系。对不同的检查项目作出具体规定。理化常数是药品质量的重要参数,反映了药品纯度,具体包括比旋度、熔点和光学纯度等,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药品鉴别,主要是指判断药品真伪,采用专属性好且操作简单的方法进行检测,一般应采用2种以上的鉴别方法,比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化学法等。对于结构明确的药品可以选择红外光谱法(IR)进行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容易因辅料影响产生晶型变化的药品进行鉴别。在应用UV方法时,不易使用220nm以下的波长吸收特性进行鉴别,同时应避免使用单一吸收峰作为鉴别依据。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可以发挥各种方法之间的互补作用,提高鉴定结果的可靠性;含量测定,主要对药品特定、处方、剂型和纯度检查等综合考虑,选择测定方法,确保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均一性检查,对制剂含量均匀度和装量差异进行检查;限度确定,考虑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兼顾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方法的影响,合理确定药品使用限度。

2.2、提高过程分析技术

随着过程分析技术在制药领域应用日益广泛,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对其进行的深入的研究和利用。过程分析技术能够通过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的质量、性能参数等进行实时测量,设计和分析以及控制生产过程。故而其应用不仅能够改变依靠经验和事后检验来评估生产质量的现状,还能够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提高药品生产质量。

结束语

药品生产作为一项特殊的生存活动,其关系到人类的健康与发展,故而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开展展相应的质量管理控制措施,尽可能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质量风险事件的发生,确保药品的生产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萍萍,王运登,巩治华.初探药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产生的原因与控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0):191-192.

[2]盛瑞霞.药品研发与生产全过程中的质量研究[J].健康之路,2018,17(07):261.

[3]陆晓燕,赵双双.基于精益生产的药品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模式[J].机电信息,2018(20):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