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詹祖杰

南宁市国地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广阔,物产资源丰富,一直以来依靠大面积的耕地进行粮食种植,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任务越来越重大,房地产开发对土地的占用需求越来越大,耕地面积越来越少,逐渐威胁到粮食的种植,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为此我国政府颁布政策进行土地整治规划,通过增加水利设施进行农田灌溉、增加机械化设备批量种植和收割粮食等方式提高农用耕地的利用率,但进行土地整治规划对整个社会影响较大,不仅会影响自然环境,还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对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分析。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土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物质资源,一直以来我国农业依靠土地资源进行生产活动,为我国人民提供粮食来源,农民也依靠土地种植在市场经济中谋求利益发展,但由于我国目前科技水平不够发达,农业上还不能达到机械化的水平,所以农作物产量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由于生产力低下而无法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除此之外,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为了创建现代化城市,我国大量建造房屋使得耕地面积逐渐缩小,土地资源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矛盾越来越凸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对现有耕地资源进行整治规划,以满足粮食生产需求。

1.土地整治规划

土地整治规划主要是为了对现有的农村耕地资源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再根据社会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以满足社会生产的人民生活的需求。它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

1.1土地整治规划的内容

土地整治规划首先要有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进行土地整治规划前要明确土地整治规划的目的,土地整治规划是我国目前必须要开展的工作,目的是提高农村耕地资源的利用率,减轻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产品产量;其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规划方案,方案中不仅要对各项工作进行细致的划分,还要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解决规划方案中的问题,比如如何进行现有耕地资源的信息收集,如何进行严格的规划等;接着要对整个规划方案进行投资预算,进行投资预算能够减少方案实施时的风险投资,预算中要包含对各种农业生产设施的评估;最后进行土地整治规划方案审查,记录审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整个土地整治规划进行科学性评估,判断其是否能够满足指导思想、设计目的、技术路线等方面的要求。

1.2土地整治规划的要求

土地整治规划有很多方面的要求,第一是对耕地资源的要求,划分后的耕地资源应该相对集中,这样有利于对耕地进行机械化改进,相对集中的耕地可以大规模进行机械化种植、培育、收割等;第二是对农用耕地周边公用水利设施的要求,为了方便耕地灌溉,耕地面积中必须安排水利设施,但不宜集中于一处,一方面节约耕地面积,另一方面减少重复灌溉;第三是对林网布局的要求,首先要使大面积树林起到防护或划分区域的作用,其次要有适宜的植被面积保护和改善农田周围生态环境,避免由于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而改变气候条件;第四是对田间道路的要求,田间道路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农产品运输、农业机械化的进行,其次要尽量节约耕地面积;

1.3土地整治规划的作用

我国进行土地整治规划理论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解决社会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加快城市化建设,房屋建筑工程需求量越来越大,建筑面积逐渐向城镇的耕地面积扩张,与此同时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缺乏,我国农业种植无法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逐渐减少的耕地面积使得我国整体农业生产力持续下降,甚至不能维持我国人民日常生活的粮食需求量,在这种形势下进行土地整治规划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保护耕地,进一步进行机械化生产,提高粮食产量。第二方面是提高农用耕地资源的利用率,由于我国建筑需求量越来越大,房屋建筑逐渐侵占原有的农用耕地资源,使得我国耕地面积锐减,甚至可能导致粮食危机,为了保证我国城市建设不受影响,同时能够满足全国人民的粮食需求,进行土地整治规划能够促进农用耕地资源的技术改革,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中耕地资源的利用率,确保现有耕地的粮食产量能够解决我国人民的基础生活问题。

农用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例如由于耕地不断向森林扩张,会导致土壤沙化,容易引起水土流失、沙尘暴等环境问题,因此应该分析农用耕地土地资源整治的环境影响,规避相关风险问题,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才能提升农业生产力。

2.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土地整治规划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合理的土地整治规划才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进行土地整治规划前要进行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主要是评价分析农用耕地资源的整治规划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1生态系统影响

进行土地整治规划时,大量修建小水利设施进行农作物的灌溉等方式,对农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首先这些设施增加了农田的灌溉频率,一方面抑制了原本有利于植物生长的陆地微生物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使得以农田为主的生态系统大量引入了水系生物,丰富了农田生态系统,不利于农作物能量的积累,整体来说,由于水利灌溉工程的应用改变了农田的生物格局,可能会使作物受到微生物的干扰而影响产量。但如果合理的利用小水利灌溉设备,引入适宜的灌溉水进行农作物培养,一方面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循环,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另一方面能够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保证农作物的产量。

2.2土壤环境影响

土地整治规划中伴随着耕地资源的开发和迁移,可能会将原有的森林开发为农用耕地资源,由于开发者过分追求粮食产量,随意进行土壤的开发利用,随着农作物的种植,土壤的理化性质不断发生变化,容易引起土壤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再加上农用机械设备的使用,会加大对土壤的侵蚀,一方面降低了土壤的肥力,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另一方面加剧土壤沙化,不利于其他植物的生长,最终导致土壤荒漠化,因此进行土地规划时,应该在农田周围布置适宜面积的防护森林,一方面帮助改善农田周围的土地质量,另一方面进行气候调节,避免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较大的影响。

2.4社会生态环境影响

土地整治规划将最终影响社会生态环境,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发生改变。土地整治规划能够引起农田生态环境、土壤环境的改变,从而形成一种区域性气候,气候决定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式。此外,农用耕地周围大量布置农业生产设备,能够解放农业生产力,减轻农耕人员的劳动力,再辅助技术性较强的机械化种植管理,能够提高农田粮食作物的产量,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土地整治规划比较导致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变。

结束语:

土地整治规划是我国政府提出的切合我国国情、促进我国发展的计划,科学合理的进行农用耕地资源的规划不仅能够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持土壤质量,更能够改变农田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因此进行土地整治规划尤其是农田的规划要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进行布置和改造,最终促进该区域整体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欧.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重建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7,(28):188-190,210.

[2]张迅,朱晓宇.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剖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7):9-11.

[3]牟志军.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问题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1):64—64.

[4]朱海军.农村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影响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3):18-18.

[5]牛川,王德朋.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重建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6):2390,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