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相关肝病总胆汁酸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HBV相关肝病总胆汁酸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林雪华

林雪华(广西东兴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538100)

【摘要】目的探讨HBV相关肝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HBV相关肝病病例75份,包括急性乙型肝炎32例,慢性乙型肝炎23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肝硬化10例,肝癌10例,并选取健康体检人群75例作为对照,分析对照组与HBV组中总胆汁酸水平变化。结果总胆汁酸水平变化中对照组与HBV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另外HBV组中各种肝病总胆汁酸水平变化也具有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总胆汁酸是反映肝功能损害的灵敏检测指标,对各种肝病具有诊断与鉴别作用。

【关键词】HBV肝病总胆汁酸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183-02

血清总胆汁酸(TBA)生成和代谢与肝脏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乙型肝炎(HBV)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反应肝病患者的肝实质损伤检测的灵敏指标之一[1-2]。本文就乙型肝炎(HBV)相关肝病中TBA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2005年2月至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相关肝病患者病例资料75份,包括急性乙型肝炎32例,慢性乙型肝炎23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肝硬化10例,肝癌10例,其中男40例,女35例,平均年龄52.5岁,病程平均12.5年,排除非HBV相关肝病,分析75例患者(HBV组)中的TBA水平变化,并选同期健康体检人群7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8例,女37例,平均年龄54.5岁,分组无年龄、性别及临床资料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分析对照组与HBV组中总胆汁酸检测水平。仪器选用贝克曼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来自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方法选用酶比色法,正常参考值0~10μmol/L。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u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TBA水平变化对照组与HBV组中血清总胆汁酸检测水平显示,急性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TBA水平变化最大,阳性率90.63%,慢性乙型肝炎最小阳性率66.67%,肝硬化与肝癌患者之间差异性较小,阳性率分别为70.0%和80.0%,HBV相关肝病总胆汁酸测定中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同时与对照组正常人群相比也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详细检测水平见表1及表2

表1对照组与HBV相关肝病总胆汁酸测定水平变化分析n(μmol/L)

组别n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

HBV组7535.2±8.516.5±6.933.2±7.536.1±4.6

对照组756±3.5

表2对照组与HBV相关肝病总胆汁酸测定阳性患者分析

组别n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

HBV组7529(90.63)6(26.09)7(70.0)8(80.0)

对照组751(1.33)

3讨论

人体血清总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并分解代谢的产物正常人血中胆汁酸浓度很低[3]。本组75健康体检人群TBA平均为(6±3.5)μmol/L。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或患胆管疾病时可引起胆汁的代谢障碍,使进入血中的胆汁酸含量显著升高,血清TBA升高与肝细胞损伤程度成正比。当乙型肝炎肝病毒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导致肝细胞对TBA的摄取及代谢功能降低,外周血中总TBA浓度随之升高,其升高幅度与肝实质损害程度密切相关,TBA是反映肝功能指标的敏感指标[4]。由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BA与ALT一样具有显著增高的临床特点,平均增高幅度可达正常上限的31倍,证实TBA对早期诊断急性乙型肝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慢性乙型肝炎中,TBA阳性率为26.09%,TBA升高幅度在正常范围10倍之内。在肝癌、肝硬化患者尤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癌、肝硬化,则因肝脏对TBA代谢功能下降,血清TBA在病程不同阶段呈现增高趋势,TBA指标增高相对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BA则稍低一些。因此,血清总TBA浓度的升高与肝细胞受损程度呈显著性正相关。TBA>10μmol/L提示肝细胞发生病变,血液中胆汁酸含量升高。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胆汁酸明显升高,较好反应肝胆功能,是一项比较有效的肝功能检查指标。本文HBV相关肝病总胆汁酸测定水平显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TBA水平变化最大,阳性率90.63%,慢性乙型肝炎最小阳性率26.09%,肝硬化与肝癌患者之间差异性较小,阳性率分别为70.0%和80.0%,HBV相关肝病患者组与对照组正常人群相比也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此项研究结果再次证实总胆汁酸(TBA)是反映肝功能损害的灵敏指标,同时又对各种肝病具有诊断与鉴别作用,值得临床检测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96.

[2]NakanumaY,HaradaK,KakudaY,etal.PathologyofchronicviralhepatitisC[J].NihonRinsho.2011.May;69Suppl4:165-72.

[3]潘秀贤,黎建源,梁娟英.肝硬化患者前白蛋白、白蛋白及总胆汁酸变化的临床意义[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4:497-498.

[4]黄唯.血清生化指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珍断价值[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12,22(11):1034-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