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

/ 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

赵文萍

王玉霞(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163712)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291-02

【关键词】妊娠胆汁淤积护理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在文献上有很多同义词,如妊娠特发性黄疸、妊娠复发性黄疸、妊娠瘙痒症等,这些命名虽反映了该症某些特征,ICP更符合其病理生理状态而为普遍接受采用。它是妊娠专有的肝脏疾病,多发生于妊娠晚期,是妊娠期出现黄疸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病程经过良好,产后多能痊愈,属于良性病程,由于围生儿病率及病死率较高;母体产后出血的威胁也不小,故将其列为高危妊娠。

1.临床表现

1.1瘙痒几乎所有患者首发症状为晚孕期发生无皮肤损伤的瘙痒,约80%患者在30周后出现,有的甚至更早。瘙痒程度不一,常呈持续性,白昼轻,夜间加剧。瘙痒一般先从手掌和脚掌开始,然后逐渐向肢体近端延伸甚至可发展到面部,但极少侵及粘膜,这种瘙痒症状于分娩后数小时或数日内迅速消失。

1.2其他症状严重瘙痒时引起失眠和疲劳、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及脂肪痢。

1.3体征四肢皮肤可见抓痕;20%~50%患者在瘙痒发生数日至数周内出现轻度黄疸。部分病例黄疸与瘙痒同时发生,于分娩后数日内消退。同时伴尿色加深等高胆红素血症表现,ICP孕妇有无黄疸与胎儿预后关系密切,有黄疸者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率均显著增加。无急慢性肝病体征,肝大但质地软,有轻压痛。

2.治疗

2.1病情观察

2.1.1对母亲的观察主要是注意瘙痒、黄疸症状的变化,以及转氨酶和胆酸水平的变化。

2.1.2对胎儿的观察通过生化检查胎盘泌乳素(hPL)、雌激素/肌酐(E/C)了解胎盘功能的变化;通过胎儿心电监护、脐带血流多普勒、B超监护等手段对胎儿宫内的情况进行了解;一般自妊娠34周以后每周行无应激试验(NST)检查一次,定期进行B超监护,以便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并尽早处理。

2.2加强监护,适时终止妊娠对ICP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定期进行胎盘功能测定及胎儿电子监测。孕35周后,每周进行胎儿生物物理监测,孕37周后隔日1次。NST无反应或羊水量过少者,可认为胎盘功能减退,应予以引产。引产时须慎用缩宫素,以免在使用过程中,胎心突然消失。

2.3药物治疗尚无特效药物,目前临床多以对症、护肝治疗为主。

2.3.1抗胆汁淤积药:近年国外学者已将UDCA(熊去氧胆酸)列为治疗ICP的一线药物,它是一种天然的亲水性胆酸,通过降低血胆酸水平、改善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肝酶水平以及降低血清胆红素达到治疗目的。一般900mg/d,14d为一疗程。S—腺苷蛋氨酸(SAMe)是蛋氨酸和三磷腺苷的腺苷蛋氨酸作用下产生的化合物,可以灭活雌激素的代谢产物,防治雌激素所引起的胆汁淤积,明显降低胆汁酸水平,改善瘙痒症状和肝脏功能。一般1g/d,14d为一疗程。UDCA和SAMe合用,临床效果更加。

2.3.2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可抑制胎儿—胎盘单位生成雌激素而用于ICP治疗,并具有解除小血管痉挛、降低周围血管阻力、改善母体循环功能,还能阻止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使瘙痒症状缓解甚至消失。促进胎肺成熟,避免早产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ARPS)。一般用量为9~12mg/d,连用7~10d,后3天渐减量至停药。

2.3.3考来烯胺又名消胆胺,是一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口服后在肠腔中与胆汁酸结合形成不能吸收的复合体,阻断胆汁酸的肝肠循环,促进胆汁酸及其他致痒物质的排泄,能减轻瘙痒症状,但不能改善异常的生化指标,也就不能改变围产儿预后。可影响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及脂肪的吸收,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发生脂肪泻,因此用药的同时应补充维生素A、D、K。其用法为4g,2~3次/d,餐后服药。

2.3.4中药疏肝利胆药物:在ICP治疗中可有良好效果,常用茵陈大枣汤、柴胡口服液等。

2.4分娩方式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放宽剖宫产指征,及时终止妊娠,以防胎儿发生意外:①以往曾有早产、死产、新生儿窒息或死亡的ICP复发孕妇;②病程长,血清胆红素、胆汁酸水平高或伴有妊高征等产科并发症时;③出现羊水过少等胎盘功能减退症状时。此外,瘙痒严重经对症治疗无效者,有时亦需终止妊娠。

3.讨论

ICP容易发生早产和胎儿窘迫,因此围生儿死亡率比较高,在未处理的病人中,围生儿死亡率可高达11%。因此,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向患者和家属反复强调ICP对胎儿可能带来的危害,说明有可能随时发生胎儿死亡,以使病家对未来的情况心中有数。

参考文献

[1]彭冰,刘淑芸,张力,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围生儿预后不良相关因素探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413-432.

[2]王晓东.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不良预后及原因.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1998,9(4):148-150.

[3]梅耀宇,吴味辛.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及处理.实用妇产科杂志,1995,11(4):216.

[4]李华,曾蔚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的危害.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