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氯芬酸钾栓治疗儿童感染性发热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3

双氯芬酸钾栓治疗儿童感染性发热的疗效观察

龚晶王静李风景秦艳黄莉黄杰(通讯作者)

龚晶王静李风景秦艳黄莉黄杰(通讯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210003)

【摘要】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钾栓(普他宁)治疗儿童感染性发热的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100例因感染性发热入院就诊的儿童,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普他宁栓塞肛;对照组(50例)给予泰诺林口服。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不同时间体温变化及不良反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介素-6水平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进行对比,判定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48(96%)与对照组42(84%)对比差异显著,P=0.046<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不良反应率(χ2=6.06,P=0.01<0.05)对比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血清降钙素原(Z=6.74,P=0.012)对比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他宁治疗儿童发热具有更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普他宁发热白介素-6血清降钙素原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5-0183-02

【Abstract】ObjectiveExperimentstoexplorethetreatmentofchildrendiclofenacpotassiumsuppositoryfevereffect.MethordsIncludedinourhospitalfromMay2013toMay2014100casesofchildrenhospitalizedfortreatmentoffever,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Treatmentgroupof50patients,usingthemethodoftreatmentPuNinghistreatment;thecontrolgroupof50patients,theuseoftreatmentmethodsfortreatmentTylenol.Theresultsofthebloodtestsandinterleukin-6levelswerecomparedbeforeandaftertreatmenttodeterminetheclinicalefficacyofbothdrugs.ResultAftertreatment,theexperimentalgroupwas48(96%)andthecontrolgroup42(84%)comparing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0.046<0.05,statisticallysignificant;thetotalrateofadverseevents(χ2=6.06,P=0.01<0.01)comparedtocontrol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groups,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experimentalgroupserumprocalcitonin(Z=6.74,P=0.012)comparedtocontrolgroupsignificantlydifferent,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Diclofenacsuppositorytreatmentofchildrenwithfeverhavemoresignificantclinicaleffect,itisworthpromoting.

【Keywords】DiclofenacSodiumsuppository;ChildrenFever;IL-6;Serumprocalcitonin;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1]。儿童发热的原因多种多样,若不及时治疗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由于高热而造成脱水,加之服用退热药后大量出汗而使体内水分丢失,从而使得退热苦难并影响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发生酸中毒[2]。本文通过对双氯芬酸钾栓(普他宁)对儿童退热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儿童发热提供重要的选择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100例因感染性发热(呼吸道感染78例,消化道感染22例)入院就诊的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4±2.1)岁,使用泰诺林对对照组儿童进行治疗;实验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1±1.9)岁。两组儿童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按体重不同(10-15kg、16-21kg、22-27kg、28-32kg)分别给予不同剂量(1-1.5ml/次、1.5-2ml/次、2-3ml/次、3-3.5ml/次)的泰诺林,按发热的不同程度24小时给药次数不超过4次;实验组患者给药剂量为每公斤体重每天0.5-2mg,共分2-3次给药。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48h后对照组用抗生素+泰诺林治疗,实验组用抗生素+普他宁治疗,采用PCR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白介素-6水平,对比两种药物对儿童发热的治疗效果。

1.3判定标准发热判定标准[3]为:低热:37.5℃-38℃,中等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40℃以上;有效率判定标准为:治疗后4h,体温下降1℃以上或恢复正常体温,视为显效;体温下降0.5-1℃,视为有效;体温下降0.5℃以下,视为无效。显效和有效均纳入总有效率。血清降钙素原:正常:<0.5ng/ml;轻度升高≥0.5-2ng/ml;明显升高:≥10ng/ml,白介素-6检测:检测范围15.6pg/ml-1000pg/ml最低检测限:3.9pg/ml。

1.4统计学方法文中数据采用SPSS13.0版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的方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卡方检验,多组间对比采用秩和检验,对比差异显著,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有效率对治疗后两组患者有效率进行对比,具体结果如表1所述: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对比

表3数据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白介素-6水平都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白介素-6(Z=0.56,P=0.351)对比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降钙素原(Z=6.74,P=0.012)对比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发热为儿童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常常是患者家属最直观的心理评判标准,对于1-6岁儿童高热时还可能出现抽搐从而造成脑损害,因此在明确病因基础上有效的退热措施非常重要。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主要为口服退热药,然而高热时患儿食欲不佳,小婴儿喂药不配合或出现抽搐等状况时口服药的使用均受到限制。

双氯芬酸钾栓(普他宁)为一种新型的非甾体类强效消炎镇痛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的作用,主要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阻止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它对环氧化酶的两个异构体COX-1和COX-2的作用相同,与许多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比较,在等效抗炎剂量下,其胃肠道反应相对较轻。双氯芬酸镇痛消炎及解热作用比吲哚美辛强2-5倍,比阿司匹林强26-50倍,其特点为药效强,不良反应少,剂量小,个体差异少,用后1小时内达峰值[4-7],经直肠给药后,避免首过效应,且显效快,维持时间长,投药方法简单。

本实验研究显示,与泰诺林相比普他宁对于儿童退热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泰诺林,其次,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研究,证实了普他宁无蓄积作用的特点,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总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泰诺林。

白介素-6是重要的促炎症介质,在全身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反映机体炎症程度的重要指标,其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临床预后及对抗炎症治疗的反应等均有相关性,因此,临床上已有多项实验采用白介素-6监测炎症反应的变化[8、9]。血清降钙素原作为一项新的炎症指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全身性细菌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迅速升高,且持续时间较长。而在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局部感染患者,其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或仅有轻度增加。此外,随着感染性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也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并与患者预后相关,因此对其的检测对儿童发热炎性反应的发生也具有重要作用[10-11]。

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原、白介素-6水平均明显下降,说明两种治疗药物对儿童发热均具有明显效果,但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这两个指标的检测比对照组更为显著,充分体现了普他宁治疗儿童发热的效果。

综上所述,普他宁治疗儿童发热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与泰诺林相比,普他宁具有更有效的临床安全性,其对炎症反应的潜在治疗在临床应用上也具有优越性,更有力的证实了普他宁的临床应用作用及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熊立凡,李树仁.临床检验基础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2-34.

[2]梁恒丰,黄绍良.小儿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8-130.

[3]丛玉隆.血液学体液学检验与临床释疑[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42.[4]沈博,李晓光.非甾体抗炎药的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1,30(2):110-112.

[5]郭素香,程燕.儿科常用退热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10(6):759-760.

[6]杨玲.两种药物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6):92-93.

[7]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58.

[8]PanacekE.Newdirectionsinseveresepsisresearch,includingIL-6stratificationandTNF-alphablockade:programandabstractsofthe30thinternationaleducationalandscientificsymposiumofthesocietyofcriticalcaremedicine[M].1sted.California:SanFrancisco,2001.1014.

[9]BernardGR,VincentJL,LaterrePF,etal.EfficacyandsafetyofrecombinanthumanactivatedproteinCforseveresepsis[J].NEnglJMed,2001,344:699709.

[10]戴佩佩,徐克,裘晓乐.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0,,2(11):858-860.

[11]李兴周,沈丽萍。降钙素原在婴幼儿重症肺炎诊治中的价值[J].临床儿科杂志,2012,25(11):92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