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方与爱西特治疗慢性肾功衰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5-15
/ 2

中药灌肠方与爱西特治疗慢性肾功衰的临床观察

史菀萍文曦娜沈丽

史菀萍文曦娜沈丽(达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四川达州635000)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5-0231-02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方与爱西特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将2004年4月至2008年3月使用中西药灌肠治疗的16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与常规治疗的148例同类患者(对照组)进行6个月疗效观察。结果两组病例对于代偿期肾功衰疗效相似,但对于氮质血症期、尿毒症期,中西药灌肠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灌肠方与爱西特联合治疗未透析前肾功衰能减轻症状,降低毒素,延长病程,有临床价值。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灌肠方与爱西特灌肠

ClinicalobservationofChinesemedicineandAdsorptiveenematreatingchronicrenalfailure/

ShiwanpingWenxinaShenli(DepartmentofKidneymedicineDazhoucentralhospital,Dazhoushichuan63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clinicalefficacyoftheChinesemedicineandAdsorptiveenematreatingchronicrenalfailure.Methods:Usingcomparestudy,312casesofCRFfromApril2004toMarch2008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Thetreatmentgroupincluding164casesweretreatedbyChinesemedicineandAdsorptiveenemaandcontrolgroupincluding148casesweretreatedconventionally.Thetimeoftreatmentweresixmonths.Results:Theclinicalefficacyofthetwocasesissimilarfordecompensatedrenalfailure,butforazotemiaperiod,uremiaview,theefficiencyofChinesemedicineandAdsorptiveenematreatmentissuperiortothecontrolgroup(P>0.01).Conclusion:ChinesemedicineplusAdsorptiveenematreatingrenalfailurebeforedialysisisabletoalleviatethesymptomsandreducetoxins,toextendthecourseofdisease.Thetreatmenthasclinicalvalue.

【Keywords】chronicrenalfailureChinesemedicineandAdsorptiveenema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组常见临床症状综合症。我科自2004年到4月2008年3月开始,开展了中药灌肠方与爱西特联合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衰包括代偿期、氮质血症期、尿毒症透析前期,临床疗效确切。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将我科自2004年4月到2008年3月,应用中药灌肠方与爱西特治疗的164例慢性肾功衰患者作为灌肠组,同时选择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同类患者14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按照人民卫生出版社7年制规划教材内科学第1版制定的诊断标准,经肾功能检测、彩超双肾、血常规等证实,按肾功衰患者临床肾功指数(血肌酐在133-800umol/L)分为代偿期、氮质血症期、尿毒症透析前期。两组在年龄、性别和肾脏损害程度具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普通治疗:低蛋白饮食,控制感染,降压,纠正贫血(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蔗糖特),口服爱西特(药用碳)、百令胶囊,补充钙剂,调节酸碱。

1.2.1药物材料中药灌肠方:大黄30g、芒硝30g、黄芪100g、水蛭15g、生牡蛎30g。每日一剂:爱西特系河北长天药业有限公司厂生产的口服药用片,含药用碳,每日20粒,使用其粉末;中药煎40分钟后将药汁倒出,并与爱西特粉末混匀,待用。

1.2.2治疗方法嘱病人排空大小便,侧卧床上,略抬高臀部,置入肛管深入达30cm,将温度40度左右灌肠药汁灌入肠道,保留1小时,每天一次,一月一疗程,6个疗程共计半年。(时间长、生活不便,灌肠病人均为在家操作,门诊随访)。

1.2.3观察指数①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贫血、乏力,精神差,食欲不振,恶心,面色晦暗,浮肿,易于感冒。②实验室检查: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每月复查一次,连续观察半年。参照1993年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①症状减轻或消失,②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30%,③血肌酐降低≥30%。以上①+②或者①+③均可。有效:①症状减轻或消失,②内生肌酐率增加≥20%,血肌酐降低≥20%,以上①+②或①+③为有效。无效:不符合显效和有效标准,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无改变的。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2.4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成组t检验,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用药6个月后比较,代偿期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对于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未透析前的病人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慢性肾功衰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的肾功能减退,即代谢产物和毒物潴留、水盐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状综合症,现代医学的治疗以对症及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脏移植为主,但价格昂贵,肾源有限,实施困难,因此,慢性肾衰的前期治疗尤为重要。近几年我国中医人员做出了积极的实践,根据中医肾脏的生理、病理机制,制定出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措施,为肾衰病人延长了生命。

本病属中医“水肿、癃闭、臌胀、虚劳、腰痛、关格”等范畴,肾病持久或久病及肾,均可导致阴阳精气失调,本虚标实之特点,二便排泄失调,水湿内停,浊毒壅塞,湿热蕴结,痰瘀阻络。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法遵循了古人的“以通为用”的原则,主要是通过吸收肠壁毒素泻下排毒;现代医学证明,肾功不全时,血肌酐、尿素氮分泌到肠腔的含量明显升高,为灌肠治疗本病提供了理论根据。结肠粘膜的通透性好,液体进入后与粘膜下的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内的液体进行物质交换,从而达到清除血液中毒素及有害物质、补充电解质和碱性物质的作用。应用中药灌肠时,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朝百脉,还可以将药液随气血而布达全身,发挥整体的治疗作用。同时用中药灌肠时可以减少容量负荷的加重,对于不能进食和消化功能紊乱的肾衰患者来说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中药灌肠方中主药大黄善于荡涤肠胃实热积滞,导泻通便、活血化瘀;大黄的主要成分为番泻甙,可使肠道用于合成尿素的氨基酸减少,促使人体利用氮质合成氨基酸,从而减轻氮质血症,大黄具有抗氧化抑制多种生长因子及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积蓄,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其作用部位主要在大肠,依赖药物溶于直肠分泌液中,然后通过粘膜毒素的产生和吸收,给药后1-2小时血液浓度达到峰值,血药浓度高于口服途径,故中医灌肠能获得满意疗效。因生大黄经水泡、酒炒、醋炒、酒蒸及炒碳后其泻下成分依次降低,用于灌肠时煎药以后下为宜。生牡蛎收敛固涩,既能制约大黄泻下太过,又能吸附肠内毒素,其富含碳酸钙,能改善钙磷代谢,纠正酸中毒;水蛭破血逐瘀,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降低血液粘度;水蛭有毒用量不宜过大。黄芪补脾益气,扶正升阳,利水消肿,具有强心、调节免疫、增加蛋白质合成、降脂、减轻肾小球硬化之效;芒硝泻热通便,其所含硫酸钠不易被肠壁吸收,在肠道溶解于水后形成高渗的盐溶液,使肠道保持大量水分,扩张肠道,引起肠蠕动增强而排毒排便。爱西特(药用碳)是一种氮质吸附剂,与胃肠道的氮结合,从粪便中排出,较之口服保留灌肠时药量重,与代谢产物接触的表面积更大,接触时间更多,能充分吸附毒素,降低尿素氮、肌酐、尿酸等。长期使用肠道吸附剂可明显延缓残余肾功能的衰退,从而达到延迟透析治疗目的。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补肾排毒之功。

中药灌肠方与爱西特联合灌肠治疗未透析前的肾衰竭,在吸附毒素、改善血循环、延缓病程方面,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其卓越而独特的疗效,经费低廉,易于操作,且无明显的副作用,可作为慢性肾衰患者早、中期的一种常规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施钰琳,金劲松.爱西特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湖北中医杂志,2008,30(5):40-41.

[2]王北辰.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河南中医,2007,27(9):41-42.

[3]陈其盛.爱西特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疗效分析.实用糖尿病杂志,3(5)58-59.

[4]TakahashiN.KawaguchiT.SuzukiT.Therapeuticeffectsoflong-yermadministrationofanoraladsorbentinpatientswithchronicfailure:two-yearstudy.Int[J].Urol.2005,12:7-11

[5]扬殿兴,王承平,马维骐等.中医药学基础(分册).四川: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教处,1996-8.

[6]广东中医学院.中医方剂学.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73.

[7]李德新,王键,范永升,邓中炎等.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8]王吉耀等.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